堅定教育的信念

慈惠法師/佛光山長老、開山寮特助 |2019.02.27
3523觀看次
字級
慈惠法師隨侍星雲大師擔任說法講經之翻譯長達五十多年。圖/佛光山提供

慈惠法師/佛光山長老、開山寮特助

佛教要有未來,一定要有年輕人加入,大師從很久以前就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培育?

一直是這樣的。大師早期在宜蘭弘法,很多年輕人開始時只是好奇,或家裡有長輩在念佛,就接觸看看,並不是真有什麼信仰佛的決心。大師就想佛教怎麼樣留住這些年輕人?佛教有沒有路給年輕人走?我們現在回過頭看才了解,他為什麼做那麼多事,譬如辦幼稚園,叫我們在幼稚園教書,就留在幼稚園了。後來他在台北設了一個佛教文化服務處,應該說是出版社,讓慈莊法師跟我,從宜蘭到台北來,就在佛教文化服務處工作。有事情讓年輕人做,有方向讓年輕人努力,就留下來了。

惠師父是大師最早期的弟子之一,對大師做事的過程很清楚,是不是大師把教育這塊很重要的規畫,請你承擔任務,幫助他完成。

大師很早就成立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它的宗旨就是做佛教的學術跟教育。師父想做的事情,最開始我幾乎都覺得不可能,比如說辦大學,那要多少的錢哪!我們又不是企業家,一下子能有多少收入?靠信徒發心捐獻,是沒有辦法事先預料做預算的。可是師父他就有信心,有願力,我就想,既然我是徒弟,只要師父交代的,儘管心裡覺得不可能,還是要接受,我要照做,一路上就這樣做下來。

說到教育工作,我是從宜蘭的幼稚園創園的園長做起,後來到佛光山的普門中學,也是創校的校長;之後到了辦佛光山的佛教學院,還有辦大學,幾乎都是沒有錢的狀況下去做的,我當然很擔心。可是不可思議,只要照師父的意思做,都可以過得去。後來愈來愈感受到,大師這麼重視教育工作是有道理的,眼光是很長遠的。

當年來佛光山,師父不是蓋廟,是要辦學,在佛教裡面辦學,大家不是很理解,所以支持度不是很高。但他做了以後,人家就慢慢看懂了,就很支持。

佛光山當年,如果不是從培養人才做起,今天各方面的事業就沒有人。台灣的佛教現在很興旺,可是仍有很多的寺廟後繼無人。佛光山沒有這個問題,師父最大的智慧就是早早注重人才的培養,所以今天在全世界五大洲,有這麼多的弟子可以去做,去承擔。他們在外面每一個人都在拚,而且可以說拚得很過分,大大小小的寺廟都努力在做。到了最近幾年師父常講:「不要這樣拚,一個禮拜總得留下一、兩天,關起門來自己自修。」還是沒有人肯關門,還是在拚。其實天涯海角也沒有什麼考核制度,也沒有人去監督、督促,為什麼這樣努力?後來我發現,是因為教育,出家的時候給予一個很明確的教育,我今天出家是做什麼?那我要怎麼做?這些觀念在整個養成教育裡面賦予了,扎根了,做事就不必再去督促,他自己就拚得不得了。我現在都覺得好笑,為什麼要這樣拚,不肯放鬆一點?

大師已是九十高齡,身體也動過幾次手術,他為什麼有那麼堅強的意志,還繼續做那麼多事?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能夠一再的克服困難?

師父說,「我一生只做和尚這一件事」,又說他自己是「破船多攬載」,他一直相信「破銅爛鐵也能成鋼,殘兵敗卒也能打勝仗」,很習慣在各種不方便,有很多限制的環境之下做事,所以他生了病也不願違背已經答應別人的承諾,繼續在奔波,只是動和靜的比例做了些調整。

師父喜歡做事,也喜歡讀書,喜歡寫東西,這些喜好,到了他眼睛看不見,手發抖,沒有辦法做了,諸如此類的,對他而言是最大的失去,可是我發現他沒有為此悲傷或痛苦,他轉移調適得很好。他看不見,現在讀的書比我們多,因為他叫人家念書給他聽,早上也念,晚上也念,報紙也念,新聞他都知道。

手抖不能寫文章,他就口述,讓人記下來,而且他的口述很暢順,幾乎就是一篇文章,不需要什麼改動,所以,生病帶來的困擾、不方便,他很自然的自己把它解決了,轉移了。儘管生病的身體是不舒服的,師父的寫作、工作,一樣不變,建佛陀紀念館的時候,他是坐著輪椅在跑工地,到現場解決問題。那些工人看到了感動得流淚,心想在這裡怎麼可以不認真工作!

其實,師父一生經常遇到挫折,但對於困難的事情,外界來的障礙等等,好像他都不當成是問題,他能夠調適自己去化解,而且也不抱怨,很多事最後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你跟著大師那麼多年,看到佛光山整個的發展,大師到全世界弘法,建立那麼多道場,辦那麼多學校,做那麼多事業,這些是你們當初跟隨大師時就想像得到的嗎?會不會覺得大師真的很厲害?

完全想像不到,但就一步步做起來了。跟著師父做事,很多事他第一次講出來時,我心裡就會覺得,這個有可能嗎?

可是我不敢講,因為我是弟子,只能擺在心裡。可是就很奇怪,只要照著做就是做得出來。

舉一個例子,譬如佛學會考,師父想要讓佛教徒學習看書,學習懂道理,他就來一個佛學會考,希望大家讀了書之後要考試,要我承辦這件事。我每一次去宣導要考試,所有的信徒就笑,說他們每個人都怕考試。誰願意考試呢?所以我儘管努力做了,考試的時候恐怕來的沒幾個。有一天我就跟師父說,可能沒有太多人應考。沒想到他竟然跟我講一句:「你有本事弄個十萬八萬來會考。」我想,我一百個都做不到了,哪能有十萬八萬?當然我不敢反駁,因為是對師父,我只有想辦法去動腦筋。

後來就想到,必須一次就要找到千百個才可能累積到萬人,只有找學校最好。可是學校誰願意辦佛學考試,學生本來就怕考試,高中也不可能,學生要拚聯考,初中的要拚高中入學考,只有小學有可能,但小學生看得懂佛學嗎?後來我就想到了「漫畫考試」,把所有的題目畫成漫畫,而且很生活化,就像師父的人間佛教一樣,不要使用深入的宗教用語,儘量有趣。然後我到各個學校去推。

那個時候也很幸運,有一個信徒會做動畫,過去有個卡通大力水手卜派,就是他的公司做的。他來幫我忙,設計了很多漂亮的貼紙,很有水準的,我就拿去跟小朋友說,你如果來參加考試這個貼紙就送給你。結果前前後後真的來了一百萬人,考卷用卡車運的。這是一個例子。

再談建大學的例子。師父很早就立下心願要辦大學,可是機緣不成熟,過了一段時間終於核准了,師父希望信眾參與,每人每月捐資一百元建大學。我心想,一百元怎麼可能建大學,每一所大學都是要幾十億,這個一百元怎麼去堆呢?可是竟然辦出來了,而且最令人高興是有那麼多發心的義工,他們那麼歡喜,了解原來做好事並不困難,開開心心的幫忙去找這個一百元。一個老太太,六十幾歲了,天天固定搭公車去收錢,有一天司機就問,你怎麼每天到了這個時間就搭我的車,老太太說我幫師父建大學。司機一聽感動,「一百元!那我也來參加你的。」後來連小朋友也說:「一百元,我的零用錢夠捐。」那些捐了一百元的小朋友,現在也有來讀佛光大學的。所以這件事情不但做成了,裡面還成就了很多美好的人間因緣,讓大家看到這個社會善良的人還是很多,有心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師父的想法都是比較寬闊而正向的,用歡喜心帶動大家。

跟在師父旁邊做事做了一輩子,現在終於體會,只要照著做,會做成的。但是中間不能把它做偏掉,偏掉就不行了。

大師有胸襟、有遠見,他也講過,佛光山年輕一輩的弟子,若有很大的能力,也可以去另立分燈法脈。

就佛教幾千年的歷史來看,分燈本來就是有的,而且有時候另外創宗立派也不是背叛。我是研究教團史的,佛教發展中因為環境、區域、民情風俗不一樣,必定有不一樣的需求產生,這個要諒解。假如佛教沒有這個胸襟,當初在中國就不能生根;如果硬要堅持印度的那一套,傳揚會遭遇困難。佛教本身是有這種體制,能夠包容,好處是到不同的地方能夠生根,缺點是容易摻雜了一些雜質進來。最近師父才說過,中國佛教分成十個派系,不過佛教的派系,從印度到現在,裡面沒有戰爭,只是理念不一樣,想法不一樣,但根本精神沒有差別。

(摘錄天下文化《星雲大師的傳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