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德國歌劇大家-韋伯

魚簡 |2009.02.19
669觀看次
字級

韋伯生於一七八六年德國奧登堡的愛烏丁城。父親是劇團的經理,母親則是歌手。他自幼在劇團中成長,受環境薰陶,非常熟悉歌劇戲劇的製作與演出。經常跟著劇團巡迴演出,也讓韋伯有機會接觸豐富的民間音樂。

韋伯曾經向作曲家海頓的弟弟拜師學習,早期創作了歌劇《森林姑娘》、《彼得‧什莫爾和他的鄰居》等,隱隱約約可見浪漫主義的影子。接著他到維也納向弗格勒學習作曲。弗格勒對民歌的愛好啟發了韋伯早年接觸民間音樂的熱情。

一八○四年韋伯擔任布雷斯勞歌劇院的指揮,後來由於他的改革措施不被接納而辭職。一八一○年他開始旅行演奏的生涯,在歐洲各地舉行音樂會。這段期間他接觸各領域的藝術家,其中包括畫家、文學家等,對藝術有更深入的瞭解。一八一三年接受布拉格歌劇院的邀請,擔任指揮一職。期間他曾經推薦三十多位不同風格作曲家的作品,間接豐富了他的音樂創作。

在音樂領域中,韋伯是多才多藝的。他從事音樂創作之餘,也是著名的指揮家,另外加上演奏及著作音樂評論,幾乎全面為音樂效勞。他的著作中較為出色的是自傳性的小說《音樂家的生活》,此外,他也對當時出席的音樂會寫些評論的文字,並且推薦新進音樂家。

韋伯的十部歌劇中,《魔彈射手》被譽為德國浪漫主義歌劇的奠基作品,他也因此歌劇而聲名大噪。這部作品取材自民間傳說,故事中的馬克斯為追求愛情和幸福,徘徊於善惡之間自我掙扎。

除此,韋伯也創作戲劇音樂、協奏曲、器樂曲及聲樂作品。其中著名的鋼琴曲有《邀舞》、《鋼琴小協奏曲》、和兩部《交響曲》等。他的音樂創作偏向華麗的音色,帶著濃厚的浪漫氣息。他將大自然的景物融合於音樂中,把德國民間傳奇與音樂相互結合。

韋伯的最後一部歌劇《奧伯龍》,是根據德國作家威蘭特的詩作完成,韋伯在這部作品中更著重於管弦樂的豐富色彩,對後世的歌劇作曲家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一八二六年,韋伯在英國倫敦指揮作品《奧伯龍》期間,染上肺結核而逝世他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