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緬甸政府最近同意中緬經濟走廊的重要項目開始動工,中國大陸在緬甸境內的一帶一路項目,跟其他地方有一個主要的區別,這些項目不僅有經濟上價值,更重要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舉例而言,長達一千七百公里的中緬經濟走廊,起自大陸昆明,先下達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從曼德勒再分兩路,一路往下直達緬甸第一大城仰光,另一路往西達到若開邦的皎漂港,以及計畫興建的皎漂經濟特區。這條路線讓大陸可以從西南直達印度洋,繞過美、日在南海的圍堵,貨運不再需要經過路遙又無法有效控制的麻六甲海峽。
中緬經濟走廊總共有二十四個項目,初始階段只是整個計畫的一部分,牽涉的金額已經高達二十億美元,其規模已可見一斑。整體來說,中緬經濟走廊有六項頗值得關注的項目,分別是,一、皎漂深水港:讓大陸可以從雲南直達孟加拉灣,也是通往大陸西南油、氣管線的起點。二、木姐至曼德勒鐵路:電聯車速將達每小時一百六十公里。三、新仰光發展計畫:總值十五億美元的仰光造鎮計畫,包括新市鎮及工業園區,為一帶一路重要組成部分。四、邊境經濟特區:克欽邦的清水河鎮以及撣邦的老街鎮、木姐鎮,同樣也是中緬經濟走廊主要組成部分。五、重啟密松電站:這個總值三十六億美元的電站興建計畫於二○一一年遭時任總統的登盛中止,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方已經積極運作,重新啟動興建的機率大增。六、昆明至皎漂鐵路:同樣的,這條價值二百億美元,總長八百一十公里的鐵路建造計畫,也被登盛政府中止,但目前重新啟動的談判已經開始。
整體來說,大陸的一帶一路計畫,固然有助於緬甸進行建設以及經濟發展,但緬方對於可能累積難以負擔的債務,確實還是心存疑慮,只不過緬甸配合大陸的一帶一路,也另有自己的盤算。
二○一七年五月,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專程前往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正式啟動緬甸參與大陸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次年十一月六日,緬甸成立了有關配合一帶一路的指導委員會,由翁山蘇姬出任主任委員。
之後,一直是鐵板一塊的緬甸軍方,出現了鬆動的現象。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緬甸軍方史無前例地宣布,為期四個月的單方面停火,雖然停火並未包括若開邦西部指揮部,但已讓緬甸的和平進程出現了一絲曙光。緊接著一星期之後,軍方同意將所控制的總行政署轉移給緬甸文人政府,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讓步。總行政署的管理權限,可以下達到緬甸的鄉鎮層級,是真正的「政府中的政府」。
緬甸軍方近期以來在態度上的鬆動,實際上是翁山蘇姬利用參與大陸的一帶一路作為籌碼,促使大陸在她與軍方的角力中,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
從戰略的角度來說,大陸其實更加需要緬甸,緬甸看清了這個形勢,藉著上馬一帶一路列車,要求大陸做出一定程度的回報。事實上,除了前述的軍方讓步,大陸在協調各地民族武裝勢力參與簽署停火協議,也已見到初步成效,包括若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以及緬甸民族民主聯盟軍在內的北方聯盟,就已經表達出簽署的意願,並且準備近期內與緬甸政府的「和平委員會」代表,在大陸昆明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