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2019.03.03
2552觀看次
字級
趙永祥居士 圖/人間社
劉招明居士 圖/人間社
覺華法師 圖/人間社
慧昭法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洪佩蓮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二月二十四日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講座主題:情緒管理。禮請佛光山禪淨法堂堂主慧昭法師主持,慧慈寺住持覺華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南華大學財務管理專任助理教授趙永祥與談,二百七十位信眾恭聆法益。

何謂「情緒管理」?「情緒管理重要嗎」?「情緒不穩有何影響」?慧昭法師表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情緒如果沒有管理好,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壞彼此之間的情感,嚴重者,甚至影響到整個社會國家的安危。慧昭法師以吳三桂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斷送大明江山的故事,說明「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法國英雄拿破崙說:「我雖然能夠戰勝千軍萬馬,但卻降伏不了自己的牛脾氣」。星雲大師則說:「過份情緒化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示。」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慧昭法師提出四點:以幽默來化解情緒、以禪定來掌控情緒、以忍辱來對治情緒、以智慧來解決情緒。

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不為外境影響?覺華法師以《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為例,星雲大師將身比喻為一座村莊,村莊裡住了眼、耳、鼻、舌、身、五個村民,心為村長;心好,就如同村莊有了一個賢達能幹的村長,就能領導這五個村民做總總好事;反之,心不好,就像一個素行不良的村長,會率領眼、耳、鼻、舌、身五個村民做總總壞事。

大師說,可以將人的身體視為一個小型的「聯合國」,藉著彼此之間的合作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民福祉。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就好像由不同國家、種族組織成的聯合國,它們互助合作,彼此幫忙,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視聽教育」就是在這種理念下的產物。把心緒管理好,才能找回心靈的主宰,也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覺華法師分享「如何把情緒管理好」:學習接受、面對事實;藉事練心、反觀自照;放下我執、自我調整;從內心觀照;要爭氣、不要生氣;有佛法就有辦法。

劉招明以《星雲大師全集第三十七冊─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與大眾分享,劉招明說,無常是人生的真理,要明白因果,要有正知正見,落實星雲大師教導的「三好」、「四給」理念,廣結善緣很重要。

劉招明分享四十年前當老師的甘苦談,辭去教職後,開始學做生意,經歷與員工、客戶間的衝撞與磨合,及肝炎上身等。劉招明說,隨著年齡增長,加上學佛親近善知識,發脾氣的機率愈來愈少,賢內助的幫襯更是「功不可沒」,感謝太太陳秋琴的陪伴與提攜。

劉招明對於自己情緒管理總結:生氣時,勿說惡語;對人包容;禪定讓自己臨危不亂;小不忍則亂大謀;視察、了解、安住;戒急用忍、以忍為力;秉承佛陀教誨,對不講理的人「默擯之」;危機就是轉機;善觀因緣,保持正確知見,將逆境轉化為增上緣。

趙永祥拿起麥克風,問台下信眾:「您現在的『心』有在法寶堂這裡嗎?讓您煩惱憂慮的事情『放下』了嗎?」以大師的話提醒大家:要「活在當下」。

談到情緒,趙永祥說,情緒可以被分類為與生俱來的「基本情緒」和後天學習的「複雜情緒」,複雜情緒必須經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能學習到,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複雜情緒數量和對情緒的定義都不一樣。

「如何真心現前?」趙永祥說,「思」、「想」左右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管理從放下分別執著開始。趙永祥指出,情緒管理與問題處理有四個重要步驟:面對它、處理它、解決它、放下它。要知道情緒管理與問題處理是一體兩面。

趙永祥傳授給大眾要活得健康、長壽、快樂四個方法:好吃、好睡、好便(大便順暢)、好心情。

來自印度的Rajan Chaudhany,目前就讀南華大學,他說,這場講座讓他受益良多,學到:不要拿自己的過失懲罰自己,不要拿別人的過失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過失懲罰別人。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要放下煩惱,用歡喜心過好每一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