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因妙果 |2020.12.03 語音下載 400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世間上無論何事、何物,都不可能單獨存在,也並非突然而有,都是靠因緣合和所生起。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上無論何事、何物,都不可能單獨存在,也並非突然而有,都是靠因緣合和所生起。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凡事有了微妙的因,才能生起微妙的果。圖/unsplash「妙因妙果」有四點說明:第一、靜能生悟:人,莫不希望自己能夠聰明有智慧。怎樣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透過體悟轉化為智慧呢?經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江水映月,必得水清而寧靜的時候,月亮才能顯現江中。人,往往在靜下來之後,心中的雜念妄想摒除了,一些過去的人事,就會慢慢浮現出來,甚至已經遺忘的事物,也會忽然記憶起來,所以佛教講「戒、定、慧」,經由靜定的功夫,才能生出智慧,因此「靜」是「悟」的妙因。圖/unsplash第二、熟能生巧:「萬事起頭難」,凡事只要經常演練,就會熟能生巧,變成專業。就如學騎腳踏車、學習游泳,以及樂器彈奏、電腦操作等,練習久了,技術就能純熟。甚至讀書也是一樣,讀熟了,書裡的文詞就能朗朗上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不經意地想起書中的文義。正如蘇軾所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都是說明「熟」是生「巧」的妙因。圖/unsplash第三、勤能生有:《左傳》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人只要能勤勞,就不會貧窮,只要能勤勞,就不怕一事無成。讀書也是如此,只要能「勤」,就能知識廣博,所以「勤」可以製造財富,「勤」可以累積學問。貝多芬說:「只有勤奮不懈才能夠獲得技巧」,所以世間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勤」,必能有所成說,只要有「勤」,就能夠荷囊滿豐,所以「勤」是「有」的妙因。圖/unsplash第四、喜能生樂:每天的生活,如果我們能見到人就歡喜,遇到事也歡喜,在任何環境裡都歡喜,如布袋和尚的「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就可以將歡喜散播給人。歡喜就像蠟燭一樣,只要你把火點燃,就能帶來光明;歡喜就像太陽一樣,只要一經照射以後,就能破除寒冰。白居易說:「不開口笑是癡人」,因此我們要能常懷歡喜心,讓生活中充滿歡喜,如此人我之間,必能充滿歡樂,生活自然就會快樂,因此,「喜」是「樂」的妙因。圖/unsplash語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胡適博士也說:「要想怎麼收穫,便先怎麼栽」。所以「妙因妙果」有四點意見提供大家:第一、靜能生悟第二、熟能生巧第三、勤能生有第四、喜能生樂 前一篇文章 取與恕 下一篇文章 星雲禪話 解救貧窮 熱門新聞 01禦寒暖暖包 成環保難題2021.01.1802一生以佛法相伴 憶黃招琴菩薩2021.01.1303房間太冷易猝死 醫師教房間保暖4祕訣2021.01.1304孝德解冤 念佛超度宿世冤家2021.01.1405「我不需要治療 只需要去台灣」 創意商品國外正夯2021.01.1306星雲大師 生命要仰賴眾多因緣2021.01.1507佛光會30周年 奮起飛揚2021.01.1508流行樂常青樹保持年輕秘訣:吃素、規律運動2021.01.1409【禪居食堂年菜特輯】禪味醍凍 口感Q彈好開胃2021.01.1410動物愛自拍!可愛到爆炸2021.01.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more..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 參禪與入定星雲大師 真正的禪定 開展內心能源星雲大師 禪門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