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物種 友善耕作 明年可領生態薪水 |2020.12.23 語音下載 13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石虎。圖/林務局提供 草鴞。圖/林務局提供 台南官田菱角田推動友善耕作,吸引水雉棲息。圖/林務局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農委會林務局昨宣布,「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明年元旦上路,為台灣邁向生態保育最重要一塊拼圖,未來每年投入兩億元經費,在淺山、農村配合友善耕作及通報將可獲「生態薪水」,保育石虎、草鴞、水獺、水雉等四種瀕危物種,及水梯田、私有保安林等棲地。另外,中華鳥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昨天發表台灣第一分「國家鳥類報告」,橫跨一九七二年至二○一九年、超過八百二十萬筆資料,發現全台五十二種鳥類生存受威脅,包括烏頭翁、台灣畫眉、粉紅鸚嘴等,還有許多農田水鳥正在減少,顯示農田生態環境出現警訊。台灣近六成保育野生動物生活在淺山、平原等私有農林地,最易受開發壓力及工業化農業影響,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民眾期待在農地看到石虎、在菱角田看到水雉,這些生態價值是全民享受,背後維護成本卻是農民付出,「明年由政府代表給付工資,鼓勵農民繼續良善管理土地」。林華慶指出,二○一一年曾針對貢寮水梯田試辦生態服務給付,七公頃水梯田現在記錄六百多種動植物,包括保育類動物食蟹獴及十三種列名紅皮書的受脅等級植物;二○○九年台南官田水雉僅兩百隻,引導友善耕作後,現在超過一千七百隻。歷經多年試辦,林務局昨宣布推出完整的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第一針對石虎、草鴞、水獺、水雉等四種瀕危物種,農民若不用除草劑、毒鼠藥、獸鋏、毒餌等友善耕作,或協助通報、成立巡守隊守護棲地等,各有三千元至六萬元獎金。第二針對水梯田、水田、陸上魚塭、私有保安林地等重要棲地,田地符合蓄水條件、魚塭收成後維持適當水位供鳥類使用。 前一篇文章 旭富大火空汙 地方批政府無作為 下一篇文章 北捷局長 台中議會備詢 中捷全面強度檢查 明年2月9日無法完成 熱門新聞 01曾經有一隻吃素的獅子 現在想來真是慈悲奇蹟2022.06.2602猴痘會人傳人嗎? 如何預防? 11個QA帶你認識2022.06.2503意想不到!這些運動高手吃素 背後原因曝光2022.06.2404日本省電妙招! 冷氣室外機上放這個 電費秒降2022.06.2705史上最難產電影 《阿凡達2》靠蔬食完成2022.06.2806星雲大師:應該忘記的事2022.06.2407中職/未交選秀報名表 陳偉殷另有規畫考量2022.06.2908中職/林岳平驚訝新洋投來歷 初看名單不知「吹哨者」2022.06.2909社論--風高浪急的海峽2022.06.2410宋徽宗繪出荔枝極品 至今無人能敵2022.06.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國學生水域運動體驗 快樂安全消暑趣 芙蓉颱風帶水氣 艾利颱風最快7/1生成明華園《東海鍾離》 本周末北藝中心開箱Novavax疫苗 北市醫院門診預約 最快7/8開打癌症蟬聯40年死因冠軍 癌症時鐘快轉20秒又有熱帶低壓形成 恐發展為颱風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