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文志
北投(Patauw)溫泉,何不命名為「女巫溫泉」。北投是平埔族語,意指女巫,原為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的世居地。原住民見硫磺溫泉如女巫作法萍蹤浪跡,心生疑懼驚駭;或有言北投為女巫居處,以卜占巫法消去硫磺溫泉水沫癘氣。漢人臨此拓墾,遂音譯八投、八頭,漸漸定音成現在北投。
新北投捷運站前廣場車囂聲沓,暗塵隨影去,硫磺襲人來,味道好似整個新北投堆滿壞掉的雞蛋。過了交錯嗚雜的路口,我對望捷運站規矩方整的屋頂,旁邊的七虎公園、七星公園、磺港溪為單調的捷運站織綠勾紅。直行至凱達格蘭文化館附近,後有1930年興建的北投神社舊址,兩隻存於逸仙國小的石狛犬遭到一對仇日的男女毀壞而登上新聞。
往前直行是仿英建築溫泉博物館,建於1913年,以前為北投溫泉浴場,現為三級古蹟。溫泉博物館偉岸自立,好似城市的繁華與它無關,我胡亂看著斜尖的屋頂,像是一盞吊燈,照耀歷史。可惜,原為浴池區的一樓已無溫泉氤氳,圓拱柱的羅馬浴池與外側迴廊的彩繪玻璃窗花,足堪臆想當時雍容華麗的泉沐溫香。遊客散據二樓榻榻米活動大廳,我一人冥然兀坐,想像1921年日本皇太子裕仁來台遊憩的情韻;我忘情憑欄,回憶二十歲時與大學同學初遊此地,旁側的柔荑秀手凝脂玉膚依稀,美目巧笑。我們一群,型男型女,自帶紅妝,以春坐騎,沿途聒噪聲響足以打落夕陽。
也許這些漂亮可麗的女同學也是女巫。我們以青春容顏滋潤山形水色,行向地熱谷。地熱谷水色漾綠,或稱玉泉谷;然又因蒸氣漫迷,又稱地獄谷,當地人別稱磺水頭、鬼湖。清人郁永河曾經在北投採硫,見《陴海記遊.北投硫穴記》:「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多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鼎沸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
我們停止縱情的眼神,暫歇於地熱谷環道。我說,德籍商人奧里(Ouely)首先運用北投的溫泉興建溫泉俱樂部(三十年後我已髮斑眼濁認不出妳);妳說,平田源吾經營第一家民營溫泉旅館天狗庵,平田在《北投溫泉誌》寫到籌立湯守觀音,北投漸漸繁華(三十年後我已髮斑眼濁尋不到妳)。三十年後,我在寒假的第一天,想要參拜日人台北掘內商會會長掘內桂光風奉建的「湯守觀音堂」。我走向樟樹與相思林密縫的道路,遇見普濟寺,寺匾上有于右任題字,前身是日治台灣鐵道員工合資興建日式佛教鐵真院。
三十年後,我在北投湯屋裸身落足,端坐石池。千萬個毛孔舒展,拉回我至現實。我青春記憶的北投,也許被女巫偷走了。
女巫,我畸想她是智慧與美麗的。如果北投溫泉改為女巫溫泉;新北投捷運站改為女巫溫泉站,是魔法的車站,我青春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