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變多! 全國15萬5869隻增6.19% 增人狗衝突風險

 |2021.08.17
1366觀看次
字級
農委會今公布109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推估結果,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遊蕩犬數則為0.66,與上期(107年)調查結果相比,遊蕩犬數量微幅增加6.19%(增加9096隻)、每百人遊蕩犬數則略增為6.45%。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今公布109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推估結果,全國推估遊蕩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遊蕩犬數則為0.66,與上期(107年)調查結果相比,遊蕩犬數量微幅增加6.19%(增加9096隻)、每百人遊蕩犬數則略增為6.45%;農委會表示,若依照表面的統計數字看來,則本期數量略微增加,但仍在統計調查95%信賴區間內,數量應屬統計上無明顯差異。

農委會表示,調查的遊蕩犬包括無主的流浪犬,與有人養但自由出入家戶未管理的放養犬;農委會會與各縣市政府將持續合作執行遊蕩犬管理精進措施,落實犬隻源頭管理工作,飼主也應該確實負起責任,不棄養、不放養、登記絕育。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根據這次調查結果發現,農業縣市的鄉鎮區部分,放養犬隻隱約成長,這些放養的很多都是工作犬性質,比如看顧牧場、果園等,這種看家護院、在庄頭到處閒晃,卻沒有圈養的犬隻比例增加;另一部分是偏遠地區、鄉下區域部分無主犬變多了。

江文全說,未來流浪犬的控制策略仍應因地制宜,針對人犬衝突熱區的犬隻加強控制,同時也必須加強在地飼主責任,包括登記、絕育、流浪犬餵養的建立,比較有系統的制度來控制這熱區的遊盪犬,先解決人犬衝突風險。

由於近年人犬衝突事件不斷增加,不斷出現民眾被流浪犬隻咬傷事件;江文全分析兩個因素,主要是區域內的犬隻密度高,容易造成人犬衝突,因為密度高,人犬接觸的機會多就容易有衝突;都市內的空間密度比較小,居民對於遊蕩犬隻的容忍度也比鄉下地方低,也會反映在人犬衝突的案件上,鄉下習慣狗跑來跑去,但都市就無法容忍;比較容易出現在有愛爸、愛媽餵養的區域;另外一個可能,是食源比較多的地區,比如觀光旅遊景點,市場周邊,比較有東西吃的區域遊蕩犬隻較多。

他表示,未來仍必須透過立法、教育與絕育三管齊下控制流浪犬的數量,法規立法完備,但仍須徹底執行寵物登記、絕育,針對人犬衝突熱區加強絕育,飼主也必須負起責任,要依法登記、絕育、不要放養,需做好繁殖管理,源頭管理才是根本。

農委會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發布犬隻族群管理指南的照像捕捉調查方法,進行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推估,過去5年調查一次,到民國107年改為兩年調查一次,以二階段(two-stage)雙重抽樣(double sampling)方式,以村、里為抽樣單位,109年調查633個村里。

調查結果推估109年全國遊蕩犬數為15萬5869隻,比107年14萬6773隻微增6.19%,另每百人遊蕩犬數為0.66則比107年0.62,微增6.45%;農委會表示,兩期調查落於95%信賴區間,因此認為2期流浪犬數量無顯著差異,僅是調查統計推估值,不是實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