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分級醫療,但基層診所出入口多有門檻、階梯,不便身心障礙者進出。因基層診所出入口常讓身障者望之卻步,只能轉往大醫院就診,台北市醫師公會力推「友善無障礙診所計畫」,首批參與的台北市四十八家診所,已有八成、共三十八家完成改善、取得認證。
台北市醫師公會昨與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台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在立法院舉辦「基層醫師同理心,消除障礙好貼心」記者會,宣布北市目前計有三十四間診所,取得輪椅使用者可進出無礙的「友善認證」,四間取得設置無障礙通路和無障礙廁所的「金牌認證」。
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泰源表示,醫療體系改革重視與社區的結合,打造「無障礙診所」跨出很重要的一步,未來醫療團隊一定會努力克服硬體困難,落實身障者與高齡者的社區就醫權。台北市自去年開始推動計畫後,衛福部今年請醫策會給予相關獎勵,全國已有二千五百家診所願意參與這項計畫,本次計畫取得認證名單和地圖,將公布在台北市醫師公會和身心障礙聯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