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 閃耀勵志的芭蕾舞《舞慾情狂》

文/吳孟樵 |2021.09.04
1021觀看次
字級

文/吳孟樵

《舞慾情狂》以俄國芭蕾舞為基礎架構,在兄弟情、愛情、夫妻情、母女情的關係軸心,圍繞出偽善的貪腐利益勾結、貧富不均的社會責任議題,以及夢想的啟迪。



俄國的芭蕾舞頂尖全球,世界影壇以舞蹈為基本架構拍攝的電影不少。對於喜好俄國藝術的觀眾來說,《舞慾情狂》是一個享受的觀影經驗,集藝術性的攝影畫面與音樂、舞蹈的涵養,卻也不失娛樂性與通俗性的表現,男女主角膚色白皙、面貌俊秀,多名人物的穿著打扮很時尚,背景是在聖彼得堡。

母親期許戀愛受阻

一開場是廣場上,幾名輪椅族與街舞者(芭蕾舞者跳街舞)跳出個圓,搭配著街舞音樂,進行行為藝術,希望引起有關單位重視肢障者的權益。但是,他們屢屢被轟出廣場,請願被強勢駁回。

舞蹈與音樂串起整個故事,一對失去爸媽的兄弟(艾歷克與提摩菲),他們的爸爸曾是舞團頂尖舞者,基因自然也傳承給這對兄弟。哥哥是腦性麻痺者,擅於創作音樂,也為其他肢障者發聲:「自我出生起,媽媽花盡心思照顧我,我被照顧得很好,但其他需要被幫助的人呢?」

提摩菲則是舞蹈學院裡最優秀的學生,卻因與校長和曾是舞團首席芭蕾舞者(現任教師)這對夫妻的女兒瑪莎戀愛,而遭到瑪莎媽媽的強力反對,也因他出言得罪這位教師,被逐出學院。他在健身中心教女性瘦身運動,也積極與瑪莎,以及艾歷克,三人合作編排舞蹈與音樂,希望成為新時代的芭蕾舞大明星。

瑪莎爸爸很疼愛女兒,是個溫暖的角色,也疼惜因車禍再也不能跳舞的太太。瑪莎媽媽強勢地要求瑪莎專注於跳舞,使盡各種方式阻撓她的戀情,怒罵瑪莎:「妳這是女人的奴性?寧可相信他,也不相信妳自己。」

在兄弟情、愛情、夫妻情、父女情、母女情的關係軸心,圍繞出偽善的貪腐利益勾結、貧富不均的社會責任議題,以及夢想的啟迪。因此,攝影打光、舞姿,多次呈現圓軸體。至於富裕者嘲諷提摩菲有「畢馬龍情結」(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在此片中以不被環境挫敗的理想圖騰,做為努力的象徵。

有夢不能迷失自我

子女該繼承父母的期待?完成更高階的藝術呈現必須犧牲愛情,甚至是親情?劇情的衝突,以此鋪排,也描繪兩對夫妻間不同的相處模式。牆上的昂貴畫作、貴婦去的健身院、兩對夫妻的高價餐會,對比片中兄弟在相對來說較惡劣的環境下求生存,並且期待在音樂圈與舞蹈圈發光。艾歷克有個夢想:要成為天才音樂家。提摩菲說:「看吧,你的字典裡也有天才這個字。」艾歷克提醒弟弟:「重要的是不能迷失自我。」

片中,這對兄弟被權貴者欺壓到了幾近絕境,提摩菲面對強權,憤怒地說:「你們偷走了別人的機會、別人的未來。」注意片中的對話,即使一個具有權力的人不做剝奪他人的機會,另有其他強權者會這麼做。也許這部片的女性編導(葉卡捷琳娜德維格布斯卡婭)展現「圓體」,在於善與惡的循環,也強調善的重要性。

提摩菲除了把握芭蕾舞競賽外,也必須以無辜去世的哥哥艾歷克所留下的音樂展現舞蹈。片中出現俄國芭蕾舞界重要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哲學家型的舞劇編導家鮑里斯艾夫曼(Boris Eifman)。他反對為藝術而藝術,而是繼承俄國的傳統精神,注重舞劇的結構與人物的內在世界。

劇情多次以陽光撒落至他們練舞的建築物,如金沙映現美麗又具有力量的雙人芭蕾舞,而劇中他們參加比賽的畫面,以不同的迴旋漸漸停格在銀幕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