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館】 蒙德里安

文/花小姐 |2021.10.13
2666觀看次
字級
名人故事館 蒙德里安 圖/花小姐

文/花小姐

「藝術高於現實,而與現實沒有直接關係。要想在藝術中接近精神層面,就要盡可能少地利用現實,因為現實與精神性相對立。我們在此來到一種抽象的藝術跟前。藝術應該高於現實,否則它對人就沒有價值了。」

──蒙德里安



在荷蘭出生的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因為父親從事教職,從小就被寄望成為一名教師。但是,他沒有接受父親的安排,而是順從自己的內心,進了阿姆斯特丹美術學院就讀。畢業後的他,受到印象派的影響,創作出大量以風景為主題的作品,但賣出的卻很少,這是他創作生涯最辛苦的時期。

受挫的蒙德里安決定去一趟巴黎,在那裡,他結識了立體派的藝術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以及布拉克(Georges Braque)。蒙德里安深受立體派的創作方式所吸引,於是在了解之後開始自我探索,在過程中創作了兩幅〈有薑汁壺的靜物畫〉,成為他奠定自己風格前的關鍵創作。後來,他開始全心投入「極簡主義」,運用平面化的方式來創作,〈構成〉、〈紅、黃、藍的構成II  〉這兩個系列的作品,也成為他創作生涯中最經典的代表作。

定居巴黎後,蒙德里安為自己的工作室設計了兩面巨大的窗,讓光線充滿整個室內。在他運用紅、黃、藍創作時,工作室似乎也成了畫布的延伸。雖然蒙德里安追求極簡主義,但他在任何一個線條和色塊上完全不馬虎。他常常費盡心思地修改、塗抹,直到畫面和諧為止,有時候微小的細節,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個月才能完成。

蒙德里安稱自己的風格為「新造型主義」,每一幅看似精準測量過的畫作,其實從未用尺測量。在這些看似理性的包裝下,藏著蒙德里安對於藝術的熱情,他一直想表達最純粹的美,還有世界萬物的和諧與秩序。

他的作品不僅為藝術界帶來創新與改變,也獲得建築界和設計界的推崇,像是赫里特的建築作品「施洛德之家」,以及服裝設計師聖羅蘭的「蒙德里安連身裙」,都是受到他的畫作影響而產生的靈感。在一戰過後,蒙德里安也與多位藝術家創立了風格雜誌《de stijl》,深深影響了繪畫、建築與工業設計。他們除了表達對於藝術的喜愛之外,也希望可以傳達和平、反戰等訊息。

站在蒙德里安的作品前,彷彿世界的紛擾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那耀眼的紅色色塊及黑色線條,波動我們的心。蒙德里安將他所有的情感,用最簡單的紅黃藍及線條來創作,看著那大大小小的格子,彷彿耳邊出現了旋律,像是一個熟悉的故事,又像是一首詩。或許,看似愈簡單的作品,愈能觸碰到每個人的內心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