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過敏性鼻炎是孩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小兒過敏性鼻炎於全球發生率約占百分之十至三十,台灣孩童更高達四到五成飽受此疾病所苦。
施養真指出,過敏性鼻炎與一般感冒鼻炎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感冒鼻炎通常發生的時間會是一整天,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倦怠等;而過敏性鼻炎則較常發生在夜晚、清晨、或接觸到過敏原後立即發作,通常主要以鼻子症狀為主,有時還會伴隨眼睛或喉嚨癢等症狀。
另外,過敏性鼻炎的孩童有時會有些典型的臨床表現,像是下眼瞼黑眼圈、朝天鼻、經常搓揉鼻子、鼻梁上常可見到橫摺等,此外,過敏性鼻炎的孩童可能也會同時有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病史,且家族史也飽受過敏疾病所苦。
她建議,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需要改善環境,例如使用防蟎寢具包裹隔離、利用空氣清淨機等減少過敏原;藥物主要靠第二代口服H1抗組織胺緩解鼻炎症狀。但當病情已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鼻內類固醇噴劑為最有效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