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聞聲離苦 吳凡發願雕百態觀音 羅智華 |2021.11.04 語音朗讀 37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持蓮觀音〉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騎龍觀音〉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吳凡希望藉由一百尊觀音的寶相,呈現菩薩慈悲莊嚴的千姿百態。 圖/吳凡銅雕藝術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專精於佛像雕塑的銅雕藝術家吳凡,年輕時因為車禍,而昏迷三天三夜,他在夢中被和藹的婦人聲喚醒,後來創作觀音時又聽到同樣熟悉的聲音,讓他恍然大悟:「原來當年是觀世音菩薩從鬼門關前救回自己。」身為佛教徒的他便虔誠發願,投入一輩子心力創作「百態觀音」系列作品,希望藉由一百尊觀音法相,呈現菩薩慈悲的千姿百態。談起為何對對佛像創作情有獨鍾?出生於離島金門海邊小村落的吳凡表示,孩提時代他就喜歡觀看佛像,甚至會利用泥土學著雕塑佛像,人生中完成的第一尊佛像,是六歲時自學捏塑而成的彌勒佛。第一尊作品苦思兩年多完成國中畢業後,吳凡離開金門,到鶯歌跟舅舅學習陶藝,同時就讀夜校美工科,半工半讀地扎下根基。服完兵役後,他繼續研習雕塑技藝,沒想到在十九歲那年,騎車外出,發生車禍,昏迷了三天三夜。生死交關之際,他聽到溫暖的婦人聲音,把他喚醒,甦醒後卻發現病床四周沒有任何人。多年後,他投入佛像雕塑,每當雕刻觀音時,心中總會湧現一股安心溫暖的感覺。有一次,他在雕塑觀音相時,再次聽到之前那溫暖的聲音,虔誠學佛的他體悟到,應是菩薩的化身把他從昏迷中喚醒,「既然菩薩把我救回來,就意味著我還有未竟的使命等著去完成」,冥冥之中的奇妙因緣,讓吳凡決定傾一生之力,創作百態觀音,發揚菩薩聞聲救苦的大慈大悲精神。然而從無到有、創作一百尊觀音的不同法相並非易事,過程中吳凡也吃了不少苦頭,每當靈光乍現時,他就會趕緊繪製草圖,免得靈感消失無蹤;二○○六年問世的第一尊作品〈水如意觀音〉,就是他苦思了兩年多才完成的,呈現觀音端坐在如意上安詳自若的神態。未來想成立百態觀音展覽館後來他又陸續完成〈雲中月觀音〉、〈蓮生觀音〉、〈般若自在觀音〉等作品。十多年來,才幾近完成觀音三十二相,吳凡說,若要成就創作百尊觀音的願心,可能要做到七、八十歲才能圓夢,但既然發了願,他就會持續做下去。「人的一生會經歷悲歡離合,創作過程亦是如此」,吳凡把創作遇到的挫折,看成是逆增上緣、人生修行的一部分,他認為創作就像一種內觀,引領自己去觀照內心、反求諸己,他感謝佛像雕塑帶領他在修持之路上,持續精進,讓清明的心引領雙手創作。計畫於二○二三年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作品展的吳凡說,除了繼續完成百態觀音創作,他也計畫未來能打造一間百態觀音藝術展覽館,讓更多人看見觀音菩薩的樣貌,以及救苦救難的慈悲情懷。 前一篇文章 火車環島祈福 北港媽開先河 下一篇文章 大馬佛光山 挹注在地醫療量能 熱門新聞 01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2母一輩子沒出遠門 子載壯遊6萬公里2023.01.3103社論--人口海嘯2023.01.30042月起新制上路 家電補助最多5000元2023.02.0105社論--創造台灣真價值2023.01.3106社論--悲憐戰火下的文明2023.02.0107【延伸閱讀】不收禮物2023.01.3108寒流泡水溯溪 研究團隊找到台灣最高的樹2023.01.3009歡慶元宵好去處 蔬福市集周六南港登場2023.02.0310小約大三元 澳網10冠、大滿貫22冠、世界球王2023.01.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神父創法式春聯 寫《聖經》祝福桃園產學訪佛光山 交流佛法理念道觀變佛寺 台版吳哥窟在楠西尔有寺獻燈祈福 回向世界和平台南市長夫人說故事 傳遞三好佛光童軍集訓 為世界大露營暖身 作者其他文章王浩宇立體紙雕 兔子探頭打招呼香山溼地 迎來最大水鳥群台東遶境祈福將登場 天后宮推遶境公約回歸初衷傳承百年信仰 馬鳴山鎮安宮文化節2/5登場香山溼地迎來歷年最大水鳥群 罕見反嘴鴴也現蹤《時代的臉孔》邁入倒數 奇美博物館推雙人看展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