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1) 金州、海城、錦州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1.11.12 語音朗讀 10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930年,遼東海城城牆下的五金店。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北門外朝鮮民族聚居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中央大街,連接南門與北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46年,錦州城內街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金州城外的泥濘道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南門的魁星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海城城牆外農莊。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1930年代,金州城街景。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金州、海城、錦州均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連接華北地區的要道。因地理位置關係,時有戰爭,城牆也起了重要的保護與防禦作用。海城古城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洪武九年(1376)之前,曾在原有夯土城牆的基礎上修建青磚城牆。清代年間多次修復城牆,當時海城古城有五個城門,北門來遠門、西門臨清門、南門廣威門,這三門有城樓,而小南門、東門鎮武門都沒城樓。海城古城為甲午戰爭戰場,日軍入侵,城門上的青石門額也被劫走。甲午戰爭中,金州城受到侵華日軍的砲火摧殘,牆垣嚴重損壞。雖在1898年由金州副都統募款修復東、北兩座門樓,但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金州城垣再次損毀。其中,東門更是被炸得幾乎坍塌,在日本占領金州城後,基於統治目的,才對金州城進行部分修復,並將城內的泥土路面改建成砂石路面。日俄戰爭在金州城激戰後,乃木希典寫下了「山川草木轉荒涼,十里風腥新戰場。征馬不前人不語,金州城外立斜陽」一詩,感嘆戰爭滄桑。錦州古城歷史悠久,原有城門四座,分別為東門寧遠門、西門廣順門、南門永安門、北門口,今已全部拆除。 前一篇文章 【藝遊色彩間──蔡素緞水彩畫個展】 楓紅時節 下一篇文章 【大江南北】 草嶺古道 熱門新聞 01狒狒逃走 里長繪路線圖示警2023.03.2402不到10年 全球淡水短缺40%2023.03.2303頭髮DNA揭密貝多芬 死因和血緣有新發現2023.03.2304社論--回歸人文價值 重申兩岸善意2023.03.2305愛的交響爪 萌寵躍上五線譜2023.03.2506狒狒逃亡16天抓到了! 圍捕受傷急救無效2023.03.2707全球首位 76%身障征服全馬2023.03.2608社論--蔡總統出訪與外交策略2023.03.2409【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涅槃圖2023.03.2610一揖,深謝2023.03.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走讀城鄉】兼容歷史與建築的東美院【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有星月陪伴【書藝心語】保持青春【台灣史話】斗六門與周遭古聚落【翰墨天地】莫把人生放水流【寬鼎畫語】女媧補天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 ( 18-8) 日本殖民:台北市【時光走廊】 蘇北、山東諸城【時光走廊】中國古城珍貴歷史影像:東北地區(14-4) 鄉間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