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犯 錯

 |2021.11.22
3295觀看次
字級
凡夫眾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知過必改,善莫大焉。」所以人不在於無過,而在於知過能改。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凡夫眾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知過必改,善莫大焉。」所以人不在於無過,而在於知過能改。
過去大禹所以為人所讚美,並不是因為他不曾犯錯,而是他能「聞過則喜」;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所稱譽,也不是因為他不會犯過,而是有了過錯以後,一經人指點,他都心存感謝,甚至「聞過則拜」。因此,一個人犯錯之後的心態如何,可以看出未來的成就大小。關於「犯錯」,有四點說明:

第一、智者有錯必認:有智慧的人,不必然只喜歡聽別人對他的讚美,有時候讚美不當,他反而覺得你很虛偽。由於智者能「不以稱譽為喜」,他懂得「人之大善,在於知過能改」,因此當別人指出他的錯誤、缺點,對他有所指正、批評,他反而覺得受益,這就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懂得認錯才是智者。

第二、愚者有錯必飾:智者改過而遷善,愚者文過而飾非。愚者只要一聽到別人指出他的錯誤,就極力否認,其結果是「遷善則德日新,飾非則惡日積。」時下一些年輕人,也常常容不得別人說他一點不對,他馬上就有一大堆理由。比方說:約會遲到,他全然不怪自己,反而說:「我出門時正逢交通阻塞;我剛要出門,電話就來了;我剛剛走出大門,就下雨啦!」他總有千百個理由,就是不肯承認自己錯錯,這就是無明的愚人。

圖/unsplash

三、賢者有錯必改:人,所以被尊為賢者,必然在事功或德業上有其足以為人典範的地方。例如顏回好學,而且「不遷怒」、「不貳過」,故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賢能的人惟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只要他發現自己有了過錯,必定當下立誓改過。因為不飾過失,終能達於善美,因此勇於改過的人,必是賢能之人。過去賢明的君主,如康熙大帝、漢武帝等,都曾「下詔罪己」,所以政治清明,成為後世楷模。

第四、狂者有錯必執:一個人犯了過錯,並不嚴重,嚴重的是不肯改過、不肯認錯。只要肯改過、肯認錯,就能不斷進步,就能往聖賢之路邁進!反之,一次次犯錯,卻從不檢討自己的人,由於狂妄自大,執著自己的看法,自然一錯再錯。這種有錯必執的狂者,只能說積習難返,無可救藥矣。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永遠不犯錯的人,重要的是犯錯時,能覺知反省,對他人的錯失,能有胸量包容。所以,一個人是智、是愚,是賢、是狂?

就看自己面對過錯的心態如何。關於「犯錯」,有四點:

第一、智者有錯必認,
第二、愚者有錯必飾,
第三、賢者有錯必改,
第四、狂者有錯必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