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表示,懂得珍愛自己、跳開情緒漩渦的人,就能度過情緒寒冬,迎接冬日暖陽。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新北報導】有時悲傷難耐,有時孤寂無助,有時怒不可遏,但是否有人聽見你情緒背後的需要?衛福部八里療養院臨床心理師鄭雅方表示,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珍愛自己的人。或許,我們可以從照顧自己的情緒開始,預備度過情緒的寒冬。
生活中,常常自己情緒還沒處理好,就需要去解決別人的情緒;常常會因為情緒而被別人誤解;常常感覺「沒人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鄭雅方強調,情緒的「辨識」與「表達」,顯得特別重要。
「情緒辨識」:在易見的情緒底下,可能藏有更脆弱的感受,可能是失落、忌妒、遺憾,或是某種想法、信念,擔心自己被遺棄、感覺自己不再有價值。
「情緒表達」:可透過文字書寫,整理一團亂的情緒,適時求助、找尋信任的他人,說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讓自己感覺到有人理解、有人陪伴。
鄭雅方說,情緒是人的本能,雖然「它」會讓人難受,但也提供了我們喜好的方向。透過這些情緒感受,找出內心想法,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是不是常常委屈了自己?」「你是不是並不喜歡某種對待方式?」「你是不是對某件事感到可惜?」鄭雅方指出,人們有時也需要透過「轉移」方式,讓自己適時地從「情緒漩渦」中跳出。
鄭雅方建議,當你感覺「自助」方式已不足,就要尋求專業協助。當我們經驗到被他人溫柔的理解,也能溫柔的理解自己情緒,並將情緒化為養分,就能成為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