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小朋友們,冬季到來,萬物靜默,大地一片白皚皚。冬天,最容易令人感到孤獨,尤其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令人感到無語且淒迷,心情也顯得更加沉悶。本詩作者李商隱因政壇受阻,回鄭州閒居,故寫出〈幽居冬暮〉這首詩,表達他苦悶的心情。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雲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小朋友們,冬季到來,萬物靜默,大地一片白皚皚。冬天,最容易令人感到孤獨,尤其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令人感到無語且淒迷,心情也顯得更加沉悶。本詩作者李商隱因政壇受阻,回鄭州閒居,故寫出〈幽居冬暮〉這首詩,表達他苦悶的心情。
本詩第一句「羽翼摧殘日」,此句意為鳥翅膀折翼之日,表面上雖指鳥的羽翅斷折,但另一方面則暗指詩人有志不得伸。第二句「郊園寂寞時」,詩人在郊外園林寂寞的時節,心情沉悶。從「羽翼摧殘」至「郊園寂寞」,暗指鳥兒在廣袤的天空無法飛翔,暗自神傷,詩人以折翼之鳥自況,說明詩人的心亦深鎖在這一座郊園,暗自寂寞。首聯營造受挫的氛圍,暗指詩人在晚年困頓寂寥的情況。
第三句「曉雞驚樹雪」,破曉的雞啼驚動鋪蓋在樹上的積雪。一個「驚」字,表示公雞的啼叫聲打破寂靜的清晨,「曉雞」被視為精神昂揚、不忘進取的象徵;「樹雪」代表鋪蓋在樹上的冰雪,而「雪」又代表政局裡挫敗結成的雪,亦暗指處境的寒苦。第四句「寒鶩守冰池」,在嚴寒的冬天,鴨子嚴守結冰的池塘。一個「守」字代表進退得宜,有為有守。「寒鶩」象徵知所進退,不畏風寒的君子;「冰池」指的是結冰的池塘猶如不得意的環境,困頓寒苦。頷聯生動的以「曉雞」、「寒鶩」描寫詩人不忘進取卻又進退維谷的處境,其中有寒苦、有辛酸,而且以「雪」、「冰」緊扣詩題「冬」字,借景抒情。
第五句「急景忽雲暮」,急馳的日光忽然變成了黃昏。一個「忽」字表示不知不覺中,已悄然轉變。以「急景」比喻時光飛逝;以「雲暮」代表日近黃昏,在詩人的心境上已近晚年,衰頹之意溢於言辭。第六句「頹年浸已衰」,垂暮之年身體日漸衰微。「頹年」指人的晚年,「羽翼摧殘」無法有什麼作為,更以「浸」代表日漸頹敗的身體狀況。頸聯先寫時序的變化,再寫年歲,「雲暮」更照應詩題冬「暮」,更顯淒涼。
第七句「如何匡國分」,我如何盡自己的職分,匡救國家呢?照應到晚年的李商隱,詩人發出內心的呼喊,不能與早年的心願相呼應!雖想要有所作為,但日漸無力之感。第八句「不與夙心期」,再也不能與我的夙願相合。此句充滿了憤慨語氣,同時也透露出淒涼感傷的一面,與詩人晚年遭受政壇傾軋,內心飽受打擊的心情互相連結。末聯以憤慨之語寫詩寄情,表達心中的無奈。
小朋友們,詩人以「冬暮」來表達自己遭受打擊的一面。而沉靜的冬天,最能沉澱過往的感受。詩人善用「樹雪」、「冰池」等冬天意象,來照應自己冬日的寂苦。下次不妨利用空閒時間,好好觀賞一下冬天的景物,借景抒情,學習寫寫古典詩,相信你也可以成為小詩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