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計畫升級和擴展其巡弋飛彈的能力,將射程擴大到1000公里,以提高防禦力。圖╱取自日本陸上自衛隊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經新聞》報導,日本防衛省正計畫升級和擴展其巡弋飛彈的能力,將射程擴大到1000公里,預計開發成本達1000億日圓(約新台幣244億5000萬元)。
據報導,日本防衛省的目標是在2020年代後半葉完成此類飛彈部署。這些由三菱重工開發的飛彈可以從陸上發射,也可以安裝在戰鬥機和軍艦上,日本目前的飛彈射程只有100公里到200公里。
隨著亞太地區飛彈開發情況日益競爭,日本也覺得有必要加強防禦能力。中國大陸近年來一直在增加可以直接打擊日本和關島的中程彈道飛彈數量,過去10年來將飛彈發射井的數量提升了8倍至2020年達到82座。
今年5月美國取消南韓飛彈射程800公里內的限制;北韓已經擁有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彈道飛彈,並將日本列為攻擊區。俄羅斯最早將於明年部署超音速飛彈。
由於中國大陸軍事活動升級,美國考慮在連接沖繩與台灣和菲律賓的第一島鏈上,部署飛彈網絡計畫。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建議進行對話,以鼓勵夥伴國家接受美國在該地區部署中程飛彈,為台灣緊急情況做準備。大陸外交部則威脅將採取反制措施,並希望日韓兩國也能反對美方的計畫。
據報導,新飛彈還將能夠準備跟蹤目標和打擊。日本預計在2025財年前完成接地飛彈的技術和應用測試。可安裝在船艦和戰機上的飛彈原型測試預計將分別在2026財年和2028財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