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堪為友】 台灣原生克蘭樹── 纍纍果實如摺紙星星

文/德禪 |2022.01.02
15533觀看次
字級
克蘭樹的果實,遠觀易與「台灣欒樹」混淆。圖/德禪
五稜小巧可愛蒴果,與倒地鈴三稜蒴果有別。圖/德禪
稻穗般的圓錐花序。圖/德禪
克蘭樹的花冠筒狀。圖/德禪
克蘭樹的樹幹。圖/德禪
克蘭樹的闊心形單葉。圖/德禪
克蘭樹的蒴果內只有1或2枚種子。圖/德禪
一顆顆如摺紙小星星般的克蘭樹果序。圖/德禪
將近170年的樹齡,高雄六龜尾莊的克蘭老樹。圖/德禪

文/德禪

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的克蘭樹(Kleinhovia hospita),是錦葵科克蘭樹屬的唯一物種,為常綠喬木;雖然名字洋化,卻是台灣的原生民俗植物,分布於低海拔山麓,以恆春半島較多。台灣產地稱之為「面頭粿」,中國大陸則稱為鷓鴣麻。

克蘭樹的樹幹直立,株高約2至5公尺,也有高達20公尺者;樹皮灰色,平滑,多分枝。老樹皮富含纖維質,可供製成繩索、麻袋等;早期排灣族人選用它的枝幹製造刀鞘、木屐、農具等。

克蘭樹外觀為廣卵形至心形單葉,互生,紙質,全緣,葉基心形,葉端漸尖,葉表黃綠色,葉背淡綠色,兩面均光滑;葉柄長,掌狀脈,側脈6至8對。

在台灣,5至9月,克蘭樹盛開粉紅色或白色的兩性小花,呈鬆散的圓錐花序,頂生,花序軸長而分枝,具茸毛。小花柄細長而被粗毛,小花苞披針形,被短柔毛;線狀披針形花萼片5枚,淺紅色,先端銳尖,外側被粗毛,早落;匙形花瓣5枚,先端鈍,一枚呈唇狀,具囊。雄蕊2輪,形成杯狀蕊柱,先端5裂,花藥無柄,外向;雌蕊的圓球形子房包覆於雄蕊柱內,5室,花柱細長,柱頭5淺裂。

授粉後結梨狀圓錐形蒴果,胞背5瓣裂,膜質,成熟時不開裂。每室有胚珠,但通常只有1枚發育成腎形或球形黑褐色種子。

克蘭樹屬曾歸入梧桐科(Sterculiaceae);2003年依據《被子植物APG II分類法》,梧桐科、木棉科、椴樹科併入錦葵科(Malvales),所以現在克蘭樹歸入錦葵科克蘭樹屬。

「克蘭」是拉丁屬名的音譯,原是為了獎勵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t Batavia)的德國籍外科醫生克蘭霍夫(Christiaan Kleynhoff),他在印尼雅加達的一座植物園栽培當地植物,並將採集到克蘭樹的標本寄給植物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aeus),林奈即以克蘭霍夫的姓氏拉丁化後作為該植物的屬名。

高雄市六龜區的尾莊,在台27甲省道旁有一座福德祠,廟邊長著一棵高大的克蘭樹。依據標示牌的說明:這棵老樹的樹齡約170年,是全台百大老樹,也是南部原住民的聖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