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祀汾陽日,見一羊自擲道左。
怪問之,左右對曰:今日尚食殺其羔。
真宗不樂,自是不殺羊羔。
──《同生錄》,朱幼蘭書
「羊殉亡羔」是一則讀來令人飆淚的母愛故事。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宋真宗祀汾陽日,見一羊自擲道左。
怪問之,左右對曰:今日尚食殺其羔。
真宗不樂,自是不殺羊羔。
──《同生錄》,朱幼蘭書
「羊殉亡羔」是一則讀來令人飆淚的母愛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頭母羊,這頭母羊的犧牲,改變了一位帝王的飲食習慣,也挽救了許多尚未長大的小羔羊的性命。
有一年,宋朝的真宗皇帝親自到汾陽去主持一個國家祭祀典禮。路途中,真宗見到一頭羊在路邊又跳又撞,情緒似乎很激動,最後竟然撞死了。
這頭羊怪異的舉動,讓真宗感到詫異,也讓真宗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招來手下問道:「這頭羊怎麼啦?速去查報。」隨從人員趕緊去查問羊自殺的前因後果,回報說:「啟稟皇上,皇上聖駕蒞臨汾陽主持祭典,此地官員為了接駕,宰殺小羊羔作為御膳的菜餚。剛才撞死的羊就是小羊羔的母親,母羊大概是太傷心了,才會不斷跳擲致死,驚動了皇上。」
真宗聽了,心中非常難過。母羊喪子,心如刀割,跑到御駕旁來抗議,還以身相殉來告御狀,可見這母羊愛子的情有多深啊!牠的心中必定有無限冤屈和怨恨。真宗的心大大被震撼了,人間最痛是生離死別,動物間的母子親情,跟人是一樣的,於是下令從此以後不准宰殺小羔羊。
真宗不愧是為人君主,若見母羊撞死,不僅無動於衷,又大讚羔羊肉美味好吃的話,那御膳房裡天天都得屠殺小羔羊,等著皇帝來大啖美味,民間起而效之,每天就有多少小羔羊要遭殃了。
真宗一念悲心,讓多少小羊得以倖免早夭,至少等長大了,再祭人們的五臟廟,總能多活些時日;誰不愛惜自己的生命?人們最害怕的就是死亡,有情眾生中的任何動物也跟人類一樣,最怕的就是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