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度睿
疫變兩年多來,過往每日在外,用身體腳蹤書寫活動區塊,被迫變成點狀足跡游離。多了在家心靈對視契機,腦海忽地清明慧識,審視起生活本體;甚且,還能在新舊疫情詭異交錯下,突破窒礙,尋找創意日常。
去夏某日午後,三位半退休中老年姊妹,坐在咖啡店,笑談日語中級下冊的挫折,生活餘光,如何雕鑿?
細雨轉為劇烈傾盆大雨,本未喧囂台中街景,步調開始紛躁。朦朧霧氣貼上落地窗,機車騎士暫停,雨衣登場,旋又呼嘯奔馳。點點花傘下的行人努力移步,雨中次序重構流動。視覺忽然喧騰,看見溼冷雨中人們強力反差,那奮搏自然的肢體律動,呈露進退逼命、負嵎頑抗的人類本能。
此刻雨中即景,且有舞蹈的藝術意象在飛揚。A提議回歸鍛鍊身體,一起跳舞運動去!
於是初秋開始,我們到文心公園參加廣場舞隊。不若社交舞需受限帶舞男性牽制,一排排單獨站立隊形,讓女性輕鬆無壓,怡然自我。驚見每星期一至五、夜晚一小時的舞動,原是喜好運動姊妹們多年日常,除了彼時數月無法群聚,假日則至各大森林區健行爬山、尋幽訪勝,甚至登入合歡山東峰,在雲霧山頭慶生,銘刻永恆印記。
虎年新日常──「活到老,運動到老。」得盡早黏附一個喜愛的運動團體,永續保持,型塑堅韌體魄心志,增強免疫力。
看著姊妹們揮汗舞動,鏡照在臉部風霜歲月底處,彷若潛藏著童稚燦爛笑顏,那幼時在胡同巷弄、廟口舞台快樂追逐,無畏迎展風霜雨雪的生命原初。
那光熱歡躍的運動出口,讓心靈從封閉疫情巢穴穿越,窺見圓融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