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堂」演出兩天的「連本布袋戲」,大型戲偶在萬國戲院前展出。圖/三昧堂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大林鎮第一座歷史建築「萬國戲院」,經由文史工作者重新整理後,成為大林鎮重要的藝文窗口。嘉義「三昧堂」創意木偶團隊與「雲龍閣」掌中劇團,昨日起連兩天由迴響樂集伴奏,在戲院連演四場、共八小時的「連本布袋戲」。
三昧堂副團長王文志說,一九六○年代電視機還不普及,布袋戲從野台進入戲院,更有過一段風光的黃金歲月,每天演出連續的戲碼,猶如後來的八點檔連續劇,因此稱為「連本布袋戲」。
王文志指出,布袋戲在台灣原以酬神為主,也就是廟口的「戲棚布袋戲」,但轉入戲院演出後,為了讓觀眾隔天再買票進場,每當最後劇情正精采時,口白師就會以「欲知詳情,請看下集,便知分曉」的台詞,來吊觀眾胃口。
為了讓老一輩能重溫年少回憶、年輕一代體驗傳統布袋戲風華,「三昧堂」今年推出新挑戰,兩天演出四場布袋戲音樂劇《龍鳳奇緣》。王文志直言,相當考驗操偶師、口白師的體力與耐力,早期布袋戲偶每尊還不到一公斤,如今大型戲偶一尊就有八到十二公斤。
萬國戲院「老戲院新舞台」活動,二月底前每周末都有演出,除了台語歌舞劇、經典老歌、民歌,二十一日播映《收藏電影的人》紀錄片,男主角「電影文」張凌文也返回嘉義故鄉,與導演李建成分享拍攝歷程。
迴響樂集團長蔡玉真表示,這次與三昧堂合作首創「無戲台演出」,操偶師與戲偶在演出時,走入觀眾群,展示「人偶合一」,這對樂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希望為傳統文化尋找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