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家圖書館分別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合作,進行中文古籍文獻數位典藏計畫,合計完成逾三萬影幅的數位影像,為中文古籍文獻國際合作添新章。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表示,為充實國內漢學研究資源、掌握散佚海外重要中文善本及古籍,國圖積極尋求海外數位化合作單位,期使海外珍貴中文古籍能以數位典藏形式,為台灣學界所用,已完成逾四千七百種、近三百二十萬影幅的重要善本古籍數位化作業。
國圖二○○五年與美國國會圖書館合作數位典藏計畫,此後每年持續與各大圖書館、機構進行古籍文獻國際合作數位化,合作單位包括美國華盛頓大學圖書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等世界知名機構。
去年國際數位典藏計畫合作夥伴為史丹福大學圖書館以及牛津大學圖書館,史丹福大學圖書館中文古籍館藏豐厚,這次數位化的重點為經、史、子、集、叢五部,多有地理、政書類之書。
至於牛津大學圖書館存有孤本數本,包含《徐文定公詩經傳稿》四卷、數百冊瑤族道教手稿等。
史丹福大學圖書館表示,這次與國圖合作完成的善本,對從事明清學術、文學、歷史等方面的學者們有極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