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現化身】新樣文殊變相史話

 |2022.04.24
9977觀看次
字級
新樣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圖。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

「新樣文殊變」是敦煌五代、宋時期出現的另一類獨特造像,這是在莫高窟第220窟通道,一組後唐同光3年(西元925年)的壁畫,以文殊、觀音變相為題材,榜題有「敬畫新樣大聖文殊師利菩薩」字樣,自此,敦煌研究院便以「新樣文殊」之名稱呼。

文殊騎獅 善財合掌作禮

畫中文殊菩薩騎乘青獅背上,與手牽韁繩禦獅的胡人和跪拜的善財童子相互配組。內容講述翟奉達為其先祖所造功德窟進行維修,又圖繪新像薦福,虔誠之情,款款可表。這一年華北大地先是春夏大旱,繼之以陰雨不斷,釀成水災,同年6月後唐滅蜀,是多事之秋。

文殊菩薩採正面端坐騎獅相,頭光與身光具足,頂戴覆鉢形化佛寶冠,頭梳雙棱分髻。菩薩的臉龐圓潤,通身瓔珞,右手前舉長柄如意。青獅做止步回首狀,與身側的御獅人顧盼相視。禦獅人頭戴小團花胡帽,細眉長目,蓄著短而捲曲的絡腮鬍;身著土紅色圓領窄袖袍,緊腰帶有裝飾物,內著白褲,下穿皮靴,並非平民裝扮。加上立於青獅前側的善財童子,上身微躬並合掌作禮,三者成一整體,頗具舞台效果。

 山西五台縣南禪寺大佛殿的文殊群像泥塑敷彩。圖/微信旃檀精舍

新樣文殊 于闐王牽繩禦獅

在此「新樣文殊」胡人裝扮男子的頭側有「普勸受持供養大聖感得于闐……國王……時」的榜題,故知其身分為于闐王;而于闐王為何出現在此,代替崑崙奴而成為新禦獅者,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唐開元13年(西元725年),玄宗與皇后率諸臣僚在山東成武縣一座高僧舍利塔地宮門扉上,供養了文殊菩薩,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先例。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大殿重建於唐建中3年(西元782年),因其位置偏僻而躲過唐武宗的會昌法難,其殿堂有同時期的文殊塑像,正是有于闐王牽獅,四川地區也有中晚唐至宋代的新樣文殊造像。

從圖像的普及度來說,晚唐五代大概是新樣文殊的興盛期,而8世紀初應可視于闐王為文殊菩薩禦獅圖像的起點。

 莫高窟第98窟,于闐國王李聖天和曹皇后供養像。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殊變相 究因梵本《華嚴經》

後唐同光2年(西元925年),沙州曹氏歸義軍與中原有了首次交往,翌年,新樣文殊就完整地出現於莫高窟壁畫中。在敦煌一帶,新樣文殊變的出現或許與莫高窟第61窟文殊堂有關,在歸義軍曹元忠時期所建立的敦煌「五台山主題洞窟」,正是以繪塑一體的新樣文殊變為中心的,當時曹氏家族與于闐王的關係很密切。相同的新樣圖像在英、法、俄和北京圖書館等的藏經洞出土版畫中也多能見到,可見其流行之普遍。

新、舊樣文殊之間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於禦獅者從崑崙奴變換成于闐王。特別選擇由于闐王來扮演牽獅的御獸者,或許跟80卷《華嚴經》的新譯,以及華嚴宗的開展有著一定程度的關聯性,畢竟《華嚴經》梵本是從于闐國請來的,于闐王親自為文殊菩薩禦獅,也是一份殊勝的榮耀。

在新樣文殊興盛的時代,舊樣還是流行著,也就是說在文殊的侍從當中,南海崑崙奴和于闐國王分別據有舞台,並行流傳,于闐王並沒有完全取代崑崙奴。2、300年之後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裡,塑作了一鋪「新樣文殊七尊像」,這也是中國新樣文殊造像發展的高峰。

 敦煌220窟新樣文殊壁畫。圖/微信旃檀精舍

多樣文殊菩薩群像造型

善財童子出現在文殊群像之中,反映的是《華嚴經‧入法界品》日益受到重視的現象。從中看見一個福慧資糧充足的童子,如何找到自己的求道之路,也看到文殊作為一個啟發菩提覺性的善知識,是如何用心引導善財童子完成他的成佛之旅。

此外,罽賓國(今喀什米爾)沙門佛陀波利會見長者的因緣,是記載於《廣清涼傳》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的故事。唐高宗儀鳳元年(西元676年),佛陀波利來到中國朝禮五台山,朝山頂禮,伏乞文殊尊儀。舉首忽見一位說婆羅門語的長者,指引他唯有回天竺取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東來,始能得見文殊菩薩,為眾生滅除一切惡業。

 日本奈良安倍文殊院的文殊菩薩五尊像。圖/微信旃檀精舍

待佛陀波利回國取經再回中土時,已經是永淳2年(西元683年)。高宗皇帝感念其遭遇之奇特,遂協助翻譯,然而卻不讓流通。再啟皇上,又向西明寺僧順貞求助,以圓滿其流通之願。之後,佛陀波利帶著《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梵本向五台山去,不知其終。這個故事的真偽無從確知,卻提供給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也成了日後新樣文殊三尊像(文殊、善財、于闐王)再發展成五尊像(三尊加上長者和佛陀波利)的依憑。

宋代佛教諸種群像之中,文殊菩薩、最勝長者、佛陀波利、于闐王、善財童子五尊奇妙的組合,成為東傳日本的「文殊五尊群像」。事實上,圖像與經典非單純一對一的關係,而是一種融和式的「新組合、再詮釋」。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菩薩彩塑。圖/微信旃檀精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