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85歲的陳維滄,50歲從商場急流勇退後,展開30多年的攝影行旅,不只定格瞬間的天地大美,也捕捉溫暖的人性;他攀過聖母峰基地、70歲跳入-5℃南極海、11次到南北極,更在8旬時到衣索比亞火山口探險。陳維滄表示:
「有愛才能走遍天下,帶著愛去旅行,讓我看見真善美,也感受盈盈的幸福。」
2
蘇佳益2014年就讀中山工商電機與電子群,畢業後考取高雄科技大學完成學士、碩士;為了圓出國夢,外語能力從多益200分進步到670分,參加史丹福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線上課程,今年錄取聖母大學電腦科學系博士班。蘇佳益認為:
「不要看輕自己的能耐,未來絕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3
南台中家扶主任王金敦,2個月大時父親病逝,母親做水泥工撫養他和2個姐姐,經濟困頓的他們受家扶幫助後,他訂下目標──希望像社工一樣幫助別人,開貨車、經濟扶助、部落服務、兒少保護等全帶頭做,至今已近18年;王金敦說:
「社工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志業,我樂在其中!」
4
中華職棒資深裁判蘇建文,曾經歷裁判養成還未制度化的草創期,邊做邊學,目前是亞洲職業棒球界唯一執法逾3000場的現役裁判;3月他出版自傳《火眼金睛與0.4秒的判斷》,除了希望告訴大眾裁判的成長過程,也希望能理解:
「行行出狀元,只要努力專注在一個領域、終能熬出一片天。」
5
明華園總團在執行長陳昭賢的新思惟下,除了將旗艦大戲《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打造成歌仔戲元宇宙,更進一步推出《海賊之王NFT》,也錄製Podcast,把戲碼改編成兒童床邊故事,期待將歌仔戲觸角延伸至年輕族群。陳昭賢表示:
「我們希望嘗試各種可能,讓更多人認識,甚至了解歌仔戲。」
6
義大利一名30歲的女子拉馬卡(Giulia Lamarca),2011年因為一場車禍,導致脊椎骨折而癱瘓,但她以「我一定能做到」的信念面對復健等挑戰,還跟伴侶安德魯(Andrea)一起環遊世界29個國家,開啟嶄新的人生。拉馬卡分享:
「當你發生意外時,總要經歷一個『之前』和『之後』的變化,如果你不能放下『之前』,最終會活在過去。」
7
小慈為愛盲基金會首例集視障、心智障、肢障等多重障礙的員工;一開始1小時能完成的業務,小慈要用10小時,但在不間斷練習下,進步到3小時。老師羅佑慈說:
「收下小慈是一個嘗試,但如果她能成功,將來這樣的孩子就不會被拒之門外了。」
8
中國大陸瀋陽市沈河區「小國造型理髮店」老闆李尚國,2008年開始為70歲以上老人、2歲以下兒童免費剪髮,更在2017年為附近行動不便的民眾,提供到府義剪的服務。公益服務14年,讓他成為很多顧客心中的「暖男」。李尚國表示:
「在衣食無憂的情況下,我就想力所能及為社會做點事,讓自己的人生有點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