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草木有情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2.05.14 語音朗讀 262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同學們合力拯救樹木,給予它們良好的生存環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同學們合力拯救樹木,給予它們良好的生存環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走進佛光山叢林學院,觸目皆是樹影扶疏,甚為美觀。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在佛光山,除了看到雄偉的殿堂建築,更多的就是綠樹植物。佛教重視自然生態,過去佛陀在竹林精舍,翠竹搖曳晃影中安住說法,星雲大師來到高雄大樹區,也在麻竹叢中開創佛光淨土。當時大師撥開重重竹林樹叢,走上的第一個平台,就是現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的圓門。老照片中,總是有許多植物的身影,從六十坡一路向上,兩側樹影扶疏,走進院內,在成佛之道兩排種著龍柏、使君子、桂花等,兩側的十六棵龍柏,代表佛光山叢林學院第一屆畢業生。這些植物陪著一屆屆的學生,走過朗朗書聲的教室、走廊,踏進圓門追尋信仰,跨出圓門展開弘法之路。拯救樹木 給予空間最近發現學院六十坡下有兩棵二葉松的針葉發黃,健康狀況不佳,在善因好緣成就下,常住委請專業團隊來院幫忙診斷,希望能為二葉松帶來生機復甦的機會。就這樣,全院同學展開拯救樹木大作戰,因為樹根排水不良,導致樹根無法呼吸順暢,所以要在周圍挖一道寬五十公分、深四十公分的壕溝,再將木炭粉及碎片拌入泥土中,最後灑上稀釋的木醋液,給松樹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讓樹可以自然呼吸,就像給了它一個健康的肺。誠如大師所說:「樹有根,水有源。樹木的根本厚實,樹木才能長得高、長得大;流水有泉源,流水才能流得遠、流得長。做人要注重根本之道,才能安身立命於天地之間。」我們看到二葉松的敗壞,是表象,佛法教我們從根源對治,而這也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我們從整地開始就遇到難關:已經硬化的土壤要碎化,還有大大小小的鵝卵石要清除,同學們滿頭大汗,還不忘提醒彼此:「我們就是愚公移山,絕對會成功的。」二葉松因為經歷不同年代的建設,給它們帶來了不利於生長的設施,當它們用枯黃的葉子向人們抗議時,我們也覺知到給予二葉松的空間不夠。佛教一向尊重自然,就像臨濟禪師栽松,趙州禪師「庭前柏樹子」的公案,在在處處都說明了,佛教與庭園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相處。尊重彼此 和諧共存話說數年前,佛光山藏經樓完工時,徒弟們無不開心的慶賀著,大家都眉開眼笑,只有大師靜默不語,徒弟問大師:「師父!終於完工了,您開心嗎?」師父回答:「有什麼好開心的,房子建好了,這裡本來的花草樹木、小鳥,都被你們趕走了!我怎麼開心得起來!」後來師父找來了鳥專家,幫藏經樓重新規畫適合蟲鳥適合的環境,不到兩年,一片鳥語花香,重回到了大師所說的和諧世界。草木有情,無聲說法。一周後,大家走下六十坡,看見那一叢一叢黃褐色的針葉都掉光,樹梢抽出新綠芽。啊!原來只要找出原因,再給予時間的助緣,所有的努力都會開花結果。而這一個問題的源頭,在於我們沒有和樹木達成和諧共存的相處之道,沒有尊重彼此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明白了以後,我們努力落實,用正確的方法,創造一個共好的空間。原來,和諧那麼簡單,就像大師說的:「世間萬物之間都存有因果關係,用怎樣的方法對待萬物,萬物就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們。」我們給了樹木善的對待,樹木會以翠綠的新芽作為回應。這提醒了所有修道人要持續努力、堅持,找出問題,挑掉煩惱無明,用正確的方法撫平情緒習氣,付諸行動、實踐,這必然是追求圓滿、成佛的最好的起點。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經典十堂課】 第三堂課 般若心經的空有觀 下一篇文章 【懷古慨今】 大乘法器 熱門新聞 01經典賽/壓軸劇本大谷三振楚奧特 日本奪第三冠2023.03.2202它連8年農藥殘留排第一 蔬果這樣洗才乾淨2023.03.2103狒狒逃走 里長繪路線圖示警2023.03.2404世界水資源日 認識飲水重要知識2023.03.2205不到10年 全球淡水短缺40%2023.03.2306英國巴德西島 歐洲唯一暗空保育區2023.03.2007社論--矽谷銀行破產2023.03.2008社論--今年經濟寒風刺骨2023.03.2109社論--詐騙案件與政府態度2023.03.2210頭髮DNA揭密貝多芬 死因和血緣有新發現2023.03.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改變自己的關鍵──自我教育【叢林風光】直下承擔 我是佛光山【叢林風光】 讚頌師恩 浩瀚星雲【叢林風光】成為更好的自己【叢林風光】 與叢林相遇 展開360度人生【叢林風光】晨鐘暮鼓 叢林號令 啟發學子道念 作者其他文章【叢林風光】改變自己的關鍵──自我教育【叢林風光】直下承擔 我是佛光山【叢林風光】 讚頌師恩 浩瀚星雲【叢林風光】成為更好的自己【叢林風光】 與叢林相遇 展開360度人生【叢林風光】晨鐘暮鼓 叢林號令 啟發學子道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