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4億孩子可能無法重返課堂。圖為一名布吉納法索男童在家中上課。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17日表示,COVID-19疫情期間學校停課,20國集團(G20)許多國家的孩子皆蒙受教育損失,恐對已開發經濟體的GDP產生長期負面影響。
法新社報導,近期對學童的評估顯示,COVID-19大流行期間,普遍實施的線上教學導致印度、德國、英國、巴西、美國的學術水準下滑。這幾個國家有許多學校於疫情期間關閉了1年多。
最貧困家庭 教育損失最嚴重
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的國際貨幣基金在報告中說:「如果不解決這類教育損失,受影響的學生可能終身收入都會受到影響。」
IMF的經濟學家注意到,目前這批在校生未來數十年陸續進入職場後,將占G20經濟體勞動年齡人口的近40%。
報告警告:「雖然還有許多未知數,但從我們模擬的結果顯示,一旦這些學生都進入勞動力市場,從長遠的角度來看,G20經濟體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最多會下滑3%。」
IMF表示,最貧困的家庭,遭受的教育損失也最為嚴重,他們的未來「最有可能再走下坡,進一步擴大收入不平等的現象」。
IMF估計,因疫情造成的教育損失若不加以處理,G20各國居民的一生收入,損失可能達1.5%到10%。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指出,隨著新冠疫情進入第3個年頭,全球有23個國家尚未完全重新開放學校、4.05億個學童可能無法重返課堂。
不平等加劇 教育成為分水嶺
兒基會執行主任凱瑟琳·拉瑟爾(Catherine Russell)指出,當孩子們無法與他們的老師和同學直接互動時,他們的學習損失可能是永久性的。
她說:「學習機會的不平等不斷加劇,意味著教育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分水嶺,而不是最大的均衡器。當世界不能教育兒童時,我們都會受到影響。」
這份題為〈兒童真的在學習嗎?〉的報告,提供了關於新冠疫情和學校關閉對兒童影響的最新數據,並對疫情前學習狀況做出分析。
報告指出,在過去兩年,1.47億兒童錯過了一半以上的課堂教育,相當於全球損失了2兆個小時的面對面學習。
失學兒童是社會中最脆弱和最邊緣化的群體,可能不具備讀、寫或做基本數學的能力。此外,他們被切斷了與學校安全網的聯繫,使得他們面臨更大的剝削風險,並終身處於貧困和匱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