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主題徵文--母親】用愛密密縫

文/吳芳枝 |2022.05.19
639觀看次
字級

文/吳芳枝

母親的大姊在鎮上開了一間「縫紉教室」,學員非常多。那年代,姑娘出嫁前都要學會女紅,將來好為自己和家人縫製衣裳。母親拜師學藝時間雖然不長,在耳濡目染下也學得一點皮毛。

婚後,母親為了讓手藝更精進,常常縫製孩子的衣服,或把大人的衣服,改給小孩穿。母親經常參閱國外童裝書籍,小女生的裙子、洋裝,小男生的襯衫、褲子,打造流行風潮,掛在櫥窗很時尚呢。

那年代成衣尚未普遍,都是買布料請裁縫師縫製,工資昂貴。母親因為手巧而且工資低廉,漸漸地口碑傳開了,風評也不錯,常有客人請她縫製衣服,日後成了她的副業和收入。

上班後,我的服飾都是母親打點,母女倆精心挑選布料花色,一起研究設計款式,源源不絕的創意,品味獨特,有一次,我們把父親穿不下的制服,稍加設計剪裁成弟弟的外套,帥氣又流行,讓弟弟開心到尖叫。

許是來自遺傳,我對縫紉興趣濃厚,晚上常常幫媽媽剪線頭、縫布邊、釦子、燙衣服、繡花。有一次,為了趕製客人相親要穿的禮服,兩個人忙到快天亮,終於完成母親精心的作品,聽說那次相親成功,新人還帶了喜餅來道謝,讓我們信心加倍。

結婚時,母親為我作嫁裳,光是挑選款式就花了不少時間,忙了兩三個月,從大衣、洋裝到套裝,做了二十多套,母親手都起厚繭和水泡了,讓我感動不已。「慈母手中線,為女作嫁衣,用愛密密縫,綿綿針線情。」嫁衣包裹著愛和溫暖,希望我一生永遠幸福和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