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宣布8月31日退休,同時推出「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特展及專書,為博物館畫下謝幕。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推廣『老房子活化』是我20年來的使命」迪化二○七博物館創辦人陳國慈,從台北故事館、撫台街洋樓,到迪化二○七博物館的再生,讓三棟老屋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她今(19)宣布8月底退休,博物館也將謝幕,屋子將交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承租經營。她說:「雖然心裡充滿不捨,但古蹟老房子的再利用,是一場接力賽,需要很多人努力,才能讓它繼續下去。」
1947年出生香港的陳國慈,在台灣從事律師工作多年,也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及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香港對古蹟保存沒那麼注意,我自小離開家鄉,每次回港就發現童年的記憶又少了一塊,」因此她一直關注老屋活化議題。
2002年她自執業34年的律師生涯退休,全心投入老房子活化再造。「在這20年,我曾經讓3棟本已被荒廢的老房子得到新生命,第一棟就是2002年的台北故事館,之後是延平南路的撫台街洋樓,這兩棟都是受政府委託經營的古蹟,然後2017年我非常幸運買到這棟老屋,創立社區型的博物館—迪化二○七。」
迪化二○七博物館前身是中藥行建築,在陳國慈經營下,成為台北市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至今舉辦21檔展覽,超過40多萬人次參觀。對她來說,老房子是民眾共同的記憶,「20年來我們不只經營老房子,而是定位為代言人,希望鼓勵大家注意、愛護它們,並賦予新生命。」
她感性說,過去當律師時,她是用頭腦工作,「可是這20年,我第一次發現我是用心來工作,得到的是歡樂是無限的」。但20年過得很快,「隨著年齡以及家人都在香港,往後在台灣時間將大量減少,無法親自監督及參與營運,考慮許久後,決定8月31日退休,結束營運」
她說,因為很愛、捨不得,但她提醒自己古蹟老房子的再利用,是一場接力賽,「我非常欣慰及感謝『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願意接棒,承租下迪化二○七,讓這棟歷史建築以另一種面貌推廣文化和教育,繼續與社會大眾分享它。」
迪化二○七博物館也推出「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特展及專書,以五十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畫下謝幕,展期自5月20日至8月31日。陳國慈說:「這也是我和我們團隊再一次向台灣的老房子致敬。」
迪化二○七博物館推出「老宅。曾經-台灣百年民宅之美」特展免費參觀,展期自5月20日至8月31日。圖/迪化二○七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