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頭筊工藝展 帶民眾一窺上達天聽的經典工藝 曹麗蕙 |2022.05.20 語音下載 4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遵循古法製作,瀕臨失傳的竹頭筊傳統工藝,讓黄奕薰老師在2021年獲嘉義縣政府登錄認定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竹頭筊保存者殊榮。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擲「筊杯」是民間常見、傳達神意使命的行為,嘉義六腳鄉船嘉寶工作室負責人黄奕薰,年輕時是廟宇建築的木匠藝師,退休後偶然的因緣際會,發現廉價木製杯、塑膠筊、粗造濫製的筊杯充斥市面,不忍傳統竹頭筊逐漸被世人淡忘,投身竹頭筊創作,迄今逾30年。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即日起至6月1日推出「匠心具竹─不朽竹頭筊工藝展」,展示黄奕薰22件經典工法的竹頭筊傳統工藝,引領觀眾踏入連結宗教信仰與藝術文化的藝術殿堂, 看見「竹頭筊」的創作歷程與豐富內涵。匠心具竹─不朽竹頭筊工藝展,由嘉義六腳鄉船嘉寶工作室負責人黄奕薰,展出22件經典工法的竹頭筊傳統工藝。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黄奕薰2021年獲嘉義縣政府登錄認定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竹頭筊保存者殊榮。他分享,「很少人知道,我們擲了大半輩子的『筊杯』,最早並非木製,而是竹頭製成」,他進一步說明,「以前的人用竹頭做筊,是因為竹頭的纖維較長、自然彎曲,硬韌和彈性佳的特質,在擲筊時擲不壞,又能產生清脆響亮的聲音;而木頭的纖維是直的,且多為短纖,木筊擲久容易缺角破損,質地較硬的木筊甚至會開裂壞損。」匠心具竹─不朽竹頭筊工藝展展出多件完美新月弧度的「竹頭筊」。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但工商社會以後,竹頭取材不易,慢慢被機械化木製筊杯替代,導致傳統竹頭筊工藝瀕臨失傳。黃奕薰透露,這次在大墩文化中心的展覽,除了完美新月弧度的「竹頭筊」,還特別展出以刺竹頭製成的「板筊」法器,又稱為板坯(批)或竹刀,「這是台灣陣頭『八家將』甘、柳將軍手持法器,作為護香擔儀式,還有驅除鬼魅和掃除邪害的作用」,而刺竹竹桿生長高大堅硬,竹頭硬韌粗曠具靈性,搭配將爺舞動羽扇、步踏七星的動靜之態,更具有意氣風發、威風鎮靈的意涵。「板筊」法器是台灣陣頭「八家將」甘、柳將軍手持法器,作為護香擔儀式,還有驅除鬼魅和掃除邪害的作用。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 前一篇文章 71年來同期第二冷 5月至今平均僅23.5℃ 下一篇文章 當代館重現北車地板圖書館 邀移工免費參觀借書 熱門新聞 01史上最難產電影 《阿凡達2》靠蔬食完成2022.06.2802中職/未交選秀報名表 陳偉殷另有規畫考量2022.06.2903中職/林岳平驚訝新洋投來歷 初看名單不知「吹哨者」2022.06.2904為什麼筋骨痠痛, 佛陀說出了原因?2022.07.0305影/確診康復記憶卡卡 吃香菜可改善腦霧2022.06.2906社論--俄烏戰爭何時了2022.06.2807金曲33/歌后蔡健雅金曲大贏家 再抱年度專輯 共獲四獎2022.07.0308金牌好手靠蔬食 找出回春養生之道2022.07.0209【延伸閱讀】 我沒有嘴巴2022.06.2810【龍天護法】天龍八部大解密2022.07.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繁殖期將屆 日月潭「魚虎球」估8月爆發飛行65年 86歲空姐繼續刷新世界紀錄重機騎上國道 北部最多、南部違規情節最重考量全球疫情 每周入境總量維持2.5萬人王齊麟、李洋確診新冠 馬來西亞大師賽棄權鴻海研究院量子錯誤更正 提升量子硬體效能 作者其他文章奇美時代的臉孔 飽覽名人故事台東熱氣球嘉年華 熱鬧起飛第20屆台新藝術獎 人力飛行劇團囊括「年度大獎」、「表演藝術獎」台東熱氣球嘉年華開幕 超萌熊讚熱氣球回歸升空梁永斐接任史博館 未來朝五大目標邁進東奧會徽設計者來台 與台灣民眾共摺「千紙鶴」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