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為第二十二期佛光山勝鬘書院學員開示
時間:2009年5月22日 地點:傳燈樓法堂會議室
過去有一個國王問一個出家人:「眼睛是『你』嗎?」出家人說:「不是。」國王再問:「耳朵是『你』嗎?」「不是。」「鼻子嘴巴是『你』嗎?」「不是。」「身體是『你』嗎?」「不是。」「心是『你』嗎?」「不是。」國王追問:「那麼『你』在哪裡呢?」
出家人說:「國王,我也有一個問題問你,這個窗戶是房子嗎?」「窗戶是窗戶,怎麼是房子呢?」「門是房子嗎?」「門是門嘛,怎麼會是房子?」「木材是房子嗎?」「不是。」「磚頭是房子嗎?」「不是。」「瓦片是房子嗎?」「不是。」出家人最後說:「那請問房子在哪裡呢?」門、窗、木材、磚、瓦,這些和合起來才有一棟房子,不和合則不成。「我」,眼睛不是「我」,耳朵也不是「我」,鼻子、舌頭、身心等等都不是「我」,但全部和合起來就是「我」了,就有用了。國王聽到出家人的回答,立刻悟到一個道理:「沒錯,世間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必須靠相關因緣的結合才能存在。」
衣食住行 因緣成就
如果今天沒有人煮飯,你沒有飯吃,怎麼能活下去?沒有人織布,沒有布做衣服,你沒有衣服穿,生活怎麼過?你要坐車,沒有人開車,你能從高雄走路到台北嗎?沒有電燈,每天的夜晚沒有音樂、沒有電視,你的生活有趣味嗎?你才知道,喔!原來我活著,是因為有這許多因緣,有這麼多的服務、商品、音樂、電視、美術等等供應我,我才能活著。世界要有種種的因緣才會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廣結善緣,所謂奉獻、服務、義工,就是這個思想,否則拿人家的拿太多了,將來是要還的,如果我能給、能奉獻,人家將來也會給我的。
過去,大家可能只想到為自己賺錢,只想到「我要用好的、我要吃好的、我要穿好的、我要住好的,世間什麼好的東西我都要」;現在不一樣了,只要服務,只要為人。在這個世間,你能做到不求而有、不要而有,就能體會佛法裡的「空中生妙有」、「以無為有」。
這個世界是一點一滴地在改變、改進,各位經過了勝鬘書院的學習,要換眼睛、換耳朵、換身體、換心。
突破現狀 更新自己
要如何換、如何改進呢?比方說,過去你認為困難的事情,現在經過了這一段學習,不會覺得困難了,而能勇敢面對;過去你沒有興趣的事情,經過這一段生活的培養,現在漸漸覺得有興趣;過去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沒有歡喜,現在經過這個階段的學習,學習到如何歡喜,見到任何人都能歡喜,做任何事都能歡喜。歡喜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世間上,無論是有形的財富,還是無形的財富,都不是別人能給我的,必須靠自己發掘,必須由自己製造,才能開創不一樣的人生,建立嶄新的人生觀。如果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人生觀卻沒有一點改變,那麼兩個月的時間就浪費了。
即使你今天已經年過半百,也不要緊,重要的是有生命力,像我已經八十幾歲,每天還是滿滿的行程。就以八十歲為期,你們距離八十歲退休還有三十年,這三十年是很寶貴的,因為你們已經很有經驗、閱歷,也很能做、很會做。不過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到了四、五十歲,還是會有依賴男人的心理,把感情看得很重要,需要另一半的心很強烈,又或者對自己的單身感覺畏懼、恐怖、孤單,茫茫不知未來,不知如何是好。
身心獨立 服務奉獻
其實人不會孤單,如何不孤單?女人可以不必依靠男人,男人也不必依靠女人,坦白說,像各位到了這個年齡,男人對你們真的那麼重要嗎?我記得有一位名女人跟我講過一句話,他說:「師父,做一個女人很痛苦。」他就舉一個例子:「就拿睡覺來說,女人哪裡有一覺睡好?不都是為了男人,痛苦不堪!」男人一下要喝茶,一下要喝水,一下要起來做什麼,女人都不得不跟著男人動,哪裡能好好地睡個覺?很痛苦。但也有的人持不同看法,覺得很甜蜜,彼此也能相親相愛,很合得來,很習慣,但是這能長遠嗎?有保證嗎?尤其女人有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生小孩,男人可以不要孩子,但媽媽不能,畢竟孩子是自己生養的,不能放下。
面對人生的種種苦難,大家要如何解脫?首先要能獨立,自己要有一套生活的本領,另外,在健康的時候要能為人服務,當自己老了、病了,也會有人幫忙的。
今朝一別,雖然明日大家各奔西東,但可以偶爾舉辦同學會、一起參加法會,甚至回來佛光山相聚,在生活上、佛法上互相勉勵,延續這一段難得的因緣。大家保重,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