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山紅毛井今展開修繕,盼重現歷史建築百年風華。圖/彰化市公所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登錄為歷史建築的八卦山紅毛井以及彰化市公會堂,因歷史悠久建物老舊,為保存重要建築,彰化市公所爭取到縣府補助,今舉行修繕工程開工典禮,預計七月完工。位在八卦山西麓的紅毛井,迄今約有三百年歷史,不只是當地著名歷史建築,亦見證自古以來的飲水文化。
市公所表示,位於彰化市公會堂右後方的八卦山紅毛井,早年的歷史記載並不多,有人認為該井開鑿於明朝崇禎年間、或是在明朝永曆年間荷蘭占據台灣時就已存在。不過,在清朝嘉慶年間,當時縣令胡應魁所寫的《古月井記碑》中,有記錄下彰化縣城水質不佳,但城外的番仔井和紅毛井適合飲用等字句,由此可知紅毛井距今歷史久遠。
而位在八卦山山腳下的彰化市公會堂,則完工於一九三三年,從外觀來看融合了古典藝術與現代風格,不只別具特色,更是一九三○年代流行的折衷式樣建築,彰顯當代建築內涵。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稱為中山堂,由彰化縣議會使用,二○○二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現在則作為彰化藝術館使用。適逢彰化建縣將屆滿三百年,彰化市公所表示,期待修繕工程完工後,能再現歷史建築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