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介紹以船送瘟文化。圖/文化局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台南知名的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千歲,被稱為「台灣王爺總廟」,不只是台南規模最大也最古老的王爺廟,具「驅瘟逐疫」意義的燒王船儀式更是行之有年,為讓大眾了解王爺廟如何透過燒王船儀式來將瘟神驅送出境,台南市文化局特別攜手出版社出版《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介紹燒王船文化。
文化局表示,過去人們認為疫病與鬼怪有關,北宋時以端午競渡形式來驅邪去災,期望達到「以船送瘟」目的。這樣的習俗到了台灣,則以王爺信仰來呈現,信眾藉由「燒王船」儀式,希望王爺能搭乘王船將瘟神驅送出境。
王爺信仰保存了明清以來完整的閩南地區宗教文化,是國內廟會活動中規模較大、內涵也十分豐富的宗教民俗活動,為探究其中與「驅瘟逐疫」相關的習俗。文化局特別出版「大台南文化叢書」第九輯《禮祝下鄉:驅瘟逐疫祭典中的王府行儀》,藉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謝國興的詳細編寫,讓大眾藉此比較台南、東港等地的宗教儀式差異,深入了解以船送瘟的民間習俗與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