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通貨膨脹、央行決策與虛擬貨幣

 |2022.06.22
8374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六月國際市場最震撼的消息,莫過於美國通膨率急升至百分之八點六,一舉創下四十年來的新高,影響所及,聯準會決定一口氣升息三碼力抗通膨,升幅創二十八年來最大。原本預期九月就會暫停升息的市場觀點,也調整成持續升息,下半年升息空間高達七碼之多。

自三月起啟動升息以來,聯準會的升幅從一碼、二碼直到三碼,升升不息的利率,讓經濟還在疫情中掙扎的各國央行左右為難,跟進升息不利經濟成長、拒絕升息又會導致資金外流,匯市股市兩頭燒,正如上世紀尼克森總統時的財長康納利所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美國接二連三調升利率的受害者,不只是主要國家的央行,虛擬貨幣比特幣的持有者也是首當其衝的一群。比特幣去年十一月曾創下每枚六點七萬美元的高價,卻在美國三度升息的次日,跌破了二萬美元,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因此損失初估高達四點六億美元,靠著虛擬貨幣一度成為大陸首富的趙長鵬,半年來財富蒸發了近九成。

這些大名鼎鼎的富豪之外,最支持比特幣流通的中美洲地區,尤其薩爾瓦多、哥倫比亞等國,所受到的影響是否「動搖國本」,更受到密切的關注。在此重要的虛擬貨幣暴跌之際,其崛起的過程與所反映的問題,更值得關心與討論。

比特幣出現以來,所提供的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配合共同儲存的資料保存方式,對金融市場發展而言,都是重要的創新,卻一直受到各國的反對與限制。

尤其是中央銀行體系的官員,始終不願正視其對金融數位化的正面價值,偏好尋找各項負面的理由,來檢視新出現的虛擬貨幣,輕則將其定位為一種商品而非貨幣,重則以美國財長葉倫為代表,她認為這是一種高度投機的工具,而且還會成為不法交易洗錢的溫床。

自虛擬貨幣橫空出世以來,一直都在各國央行的打壓下逆流而上,並未因此而銷聲匿跡,從發展的軌跡來看,反倒價格持續上漲、規模不斷放大,成為有些國家的法定貨幣,及有錢人投資的重要商品之一。

在美國啟動升息之前,全世界長年處於貨幣寬鬆的環境下,拚經濟靠的不是技術進步、生產力提升或直接投資,而是印鈔票。美元固然為國際貿易的主要貨幣,廣為各國政府與富豪所持有,但大量的錢從聯準會湧出,價值一貶再貶,持有愈多風險愈大,自然要想辦法將資產分散。而一開始就有「固定發行量」收斂設計的比特幣,自然有取而代之的機會。

資金陸續湧向比特幣之後,因其具「無限分割」與「共同儲存」兩樣特徵,使其更受歡迎。前者代表比特幣能以各種微小的單位呈現,具有作為交易貨幣的基礎;後者反映的是,交易的內容難以竄改,如此一來,對小型國家相當有吸引力,他們不用耗費龐大成本,去建立並維運一套貨幣運行機制,直接使用比特幣即可達到目的。

這一套系統之所以能夠成長茁壯,某種程度來說,是因其許多特性,正好突顯了當前主流政策的缺陷,並適時地予以補正。比特幣價格近日的大跌,正是過度寬鬆貨幣政策修正的結果。它挑戰傳統運作令央行產生敵意,但所提供政策改善的思考,對推動金融革新更具正面的意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