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人員使用應力波檢測樹木內部是否腐朽。圖/公園處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近年全國各地路樹倒塌事件頻傳,北市公園處自今年6月底起,委託廠商進行全市行道樹木普查暨安全健檢,從「量胸圍」到探查「內部是否腐朽」,力求維護人車安全。
公園處表示,普查、安全健檢作業涵蓋士林、北投、中正、中山、萬華及大同區的道路、分隔島、綠地,約4萬8千餘棵樹木,預計明年底前完成,期待盡早揪出危及市民安全的潛在風險,讓行道樹木發揮遮蔭及綠美化的作用時,也能讓行人安心行走。
跟往年不同的是,除了每5年一次的行道樹木基礎資料更新,2人1組的專業人員會填列安全評估調查表及使用非破壞性檢測儀器進行評估,以區分樹木風險等級,「過程以樹圍尺測量胸圍及胸徑,並使用稜鏡桿作為樹高參考比例尺,再用應力波檢測腐朽與否」。
台北市也持續推動行道樹種植計畫,公園處說,綠蔭能降低空氣汙染,成為城市夏季降溫的尖兵,而行道樹分布於日常生活的場域,若樹木出現結構不良、棲地環境惡劣、病蟲害感染等不良因素時,就會提高樹木倒伏、斷枝而導致市民受傷。
這次調查,樹木資料還能用在都市林的經濟效益評估,給市民一個安全又綠意盎然的城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