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祕藏】修復宋代千手觀音 發現暗格 |2022.07.17 語音朗讀 1968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千手觀音修繕後恢復千年前的色彩,壯麗非凡,金碧輝煌。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2014年,四川大足寶頂山修繕人員在800年前的石刻觀音像發現暗格,打開後發現了什麼?在眾多國家寶藏中,有一座坐落在重慶市的石刻千手觀音備受眾人矚目,它的地位不輸石窟,被發現後歷時8年才修繕完成,歷史價值不容小覷。而在修繕過程中,令人欣喜若狂的事發生了,工人發現一處機關,隨後便出現了「暗格」,裡面竟藏著不為人知的祕密! 寶頂山千手觀音像的修復現場,意外發現觀音像腹部有一處暗格。圖/微信旃檀精舍■ 千手觀音藏暗格大足寶頂山石刻千手觀音,屬於唐末、宋初的宗教摩崖石刻。它規模宏大、藝術精湛,與著名的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齊名。在千手觀音像的修復現場,工作人員意外地在觀音像的腹部發現一處暗格,打開後,發現這座觀音像的腹部暗格寬310公分,高90公分,左右進深分別為20.5公分和32.8公分。經過仔細勘察後,工作人員清理出石磚題記、金箔殘片和瓷器殘件等文物。當專家看到那塊石磚題記,頓時變得熱血沸騰,因為這是千手觀音造像中首次發現有年代的題記。再看那石磚題記,呈六面長方體狀,正面、背面均刻有文字,文字為紅色。而金箔殘片則和歷代的修復存在關係,顯示了千手觀音貼金箔的正確性。瓷器則與當時的人們從事佛教和生產活動有一定關係,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和科學價值。2015年6月,歷經8年之久的寶頂山千手觀音修繕工程終於完成,身披100多萬張金箔的千手觀音重現人間。 修復中的千手觀音。圖/微信旃檀精舍■暗格石碑有玄機深藏在千手觀音暗格裡的祕密,到底是什麼呢?由於現有的史料沒有對這個暗格機關詳細記載,有專家推測這部分叫作「裝藏」。說起「裝藏」,是古代雕塑的習慣,匠人會事先在所雕塑的佛像背後留出空格,開光的時候由高僧放入經卷、寶物等再封上。但看來這個暗格並不像專家所推測的「裝藏」。既然不是「裝藏」,暗格裡一定大有玄機。2014年4月26日,文物專家們分析了千手觀音造像石材補配,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發現主尊腹部左側的配石磚有雕刻的痕跡,於是清理了補配石頭,最終找到了一塊珍貴的石刻。它整體呈長方體,正反兩面皆有字,字體是紅色,正面有71個字,背面有23個字。 石碑上記錄的是修繕後的祈福文字。圖/微信旃檀精舍■石刻現歷史軌跡仔細閱讀文字後,可以發現石碑上刻記的是修繕後祈福的文字,並記載了當時裝繕的具體事宜。它準確記載了幾百年前的一次千手觀音主尊裝修事件,與寶頂山聖壽寺維摩殿佛壇上碑刻的事情吻合。不僅如此,它還記載了這座造像從建造到修繕的來龍去脈。此後800年間,共歷經了4次修繕,分別是在明隆慶4年、清乾隆13年、乾隆45年和光緒15年。此外,專家從「暗格」中取出的金箔殘片也具有不少價值。殘片上面有著多層金箔的疊加,充分展現出當年精巧的工藝,也與每個時代做過的修復有很大關聯,這不僅為修復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案例,也對於史料的補充具有參考意義。隨著暗格裡的祕密被揭開,這尊觀音造像終於恢復了多年前的色彩,壯麗非凡,金碧輝煌,讓每個經過的人流連忘返,沉醉於古人的巧奪天工之際,並驚歎現代工匠的精巧技藝。 修復後的寶頂山千手觀音。圖/微信旃檀精舍天下一絕 寶頂山千手觀音四川大足石刻寶頂山的千手觀音造像,在面積88平方公尺的岩石上,以主尊觀音造像為中心,呈輻射狀在岩面上雕鑿千隻手,手中大多執持法器,手心各有一眼,表現出觀音菩薩的法力無邊,智慧無窮。此雕刻精美的千手觀音真有千手,且從一體伸出,恍若自然天生。每手各執一物,金碧輝煌,心搖目眩;若人立像下仰望久視,可見千手彷彿在搖動,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手姿千樣 各持寶物這尊觀音造像,在千手雕刻上極盡工巧之能,在崖壁上雕刻千隻手臂,以主尊身姿為中心,呈輻射狀散布於崖壁之上,千手遠觀如浪潮一層又一層,逐漸展開;近觀則錯綜複雜、縱橫交錯。這些手形千姿百態、變化萬千,或五指平伸,纖纖細指流暢而自然;或顯露二三手指,向前略微彎曲,作輕拈器物狀;或雙手從不同角度,合捧寶塔、分持蓮花等;或手指作不同的手印,屈伸離合,各具形態;或數手匯聚於一器物旁,各展其姿,各現其態。如此種種手姿,千變萬化於崖壁之上。 千手觀音手中持有經典記載的蓮花形象。圖/微信旃檀精舍此千手觀音手中多數持有器物,如經典中記載的紫蓮花手、白蓮花手、青蓮花手等蓮花形象,其中就有不下9雙手皆持蓮花。之外有數手同時持握一長達110公分的寶戟,橫亙於崖壁;或手中捧著寶塔;倒垂的葡萄,略帶枝葉,顆粒飽滿,似有給人以晶瑩剔透、色澤鮮明的感覺。在經典中描述的寶經手,在此處分別表現為貝葉經、經夾裝、捲軸裝等不同形態,見證了佛經的裝幀歷史。種種經典常見寶物,皆呈現於崖壁上。有經典記載的動物,例如大象和獅子,各自匍匐在一手掌之內,雙眼凝視前方,顯得溫順而和藹;另有手捧長方形經冊,持筆書寫。此外,宋代一些飲食習俗用具和食物也出現其中,如常見的長方形食盒,其內刻有祥雲和魚形。這些器物,生動地展現出宋代世俗社會的真實場景。 大足石刻造像。圖/微信旃檀精舍 前一篇文章 【龍天護法】天龍八部大解密 下一篇文章 【國寶祕藏】修復宋代千手觀音 發現暗格 熱門新聞 01星雲大師真身起龕移靈 四眾弟子夾道跪迎2023.02.0602佛光山開山 星雲大師圓寂 享耆壽97歲2023.02.0603為何星雲大師是坐塔荼毘?2023.02.0804The Passing Away of Fo Guang Shan Founder –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t Age 972023.02.0605星雲大師 真誠的告白2023.02.0606佛光山宗委會 制度領導集體創作2023.02.0707與水共存 全球漂浮城市興起2023.02.0308郭台銘捐贈伽藍菩薩 源自星雲大師一夢因緣2023.02.0809台灣燈會2/5登場 佛光五色鹿絢麗奪目2023.02.0410歡慶元宵好去處 蔬福市集周六南港登場2023.02.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萬象更新】普賢行願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復古與創新】日本佛像文藝復興【臨摹大師】張大千畫 綠鬍子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