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挖洞一族

文/瑩瑩  |2022.08.05
1419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瑩瑩 

會挖洞的動物不少,連你家狗狗也會挖,但是卻不能算穴居動物,所謂穴居動物指的是牠們大部分生命時間,都在洞穴中度過,並且洞穴之間有不同的用途,如食物儲存、睡眠區或託兒所,快來認識一下吧!

以兔子挖洞為例,這是牠們的本能,而且每每都能鑿出一穴多「洞」口,現在你能會意出「狡兔三窟」的說法了嗎?兔子挖洞具有防敵、護身和繁衍的多重意義,而牠本身的生理需求,就是需要能攀爬、鑽、蹦跳、挖洞和磨牙的環境與條件,所以兔子的洞多半都預設了逃跑或是生兔寶寶,展現不同深度的洞,那些洞多半是稍微斜向下與地面平行的洞。

洞穴相連 可備可戰

說到挖洞族,不得不提挖動專家土撥鼠,牠們是屬於高度社會化的集群動物,一般由10至30個相鄰的家庭組成群體,再由多個群體組成集群,所以算一算,通常一個集群會有上千隻土撥鼠把所有洞穴相互連通起來,因此可想見牠們共用的地道有多麼壯觀,那些洞穴不僅冬暖夏涼、能冬眠、還備有育嬰室和大夥的房間,以及遇敵時作為逃避或傾聽掠食者是否離去的作用。

記得被稱為地下建築師的鼴鼠嗎?牠們可以把地上世界的空間如:寢室、廚房、廁所……等設備全部地下化,牠們能開挖地道,全靠自身前肢掌狀的特化,爪子很結實時,還有額外的拇指,又由於長期穴居黑暗之中,眼睛與耳朵都退化了,加上四肢短而靠近身體,匍匐及挖爬能力強,整個圓筒長條狀身體就是牠們最大的特徵。

螺旋鑽洞 深居無憂

澳洲袋熊是一種長有兔子般的耳朵,袋鼠般的身體,以及負鼠般尾巴的有袋動物,雌性袋熊的育兒袋朝後張開,牠們通常以螺旋狀向下挖洞達10公尺之深,為動物提供了額外的保護空間,使其免受捕食者的傷害。

挖洞的還有白蟻,牠被稱為「沉默的破壞者」,因為牠們能咀嚼木頭、地板,甚至是壁紙而不被發現,在地面和腐爛的木材中形成洞穴或巢穴。地球上除了南極,幾乎到處都有白蟻,牠們用糞便、土壤和部分食用的木材以及其他植物材料築巢,有些白蟻物種會形成許多相互關聯的巢穴,是飼養幼蟻和儲存食物的地方,總之不深入下探,你是無法得知地底下動物的洞穴有多壯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