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缺水,目前已設置21處加水站,以降低民眾生活衝擊。圖/游明煌
【本報基隆訊】號稱「雨都」的基隆因基隆河急流集水區,近兩個月都未有有效降雨加上未有颱風,導致水源驟減,其中新山水庫有效蓄水量僅剩55.7%,且每日逐漸下降,預估再20天不下雨,不排除實施分區供水。有基隆居民在臉書社團「基隆人」貼出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停水公告,影響區包括新豐街、深溪路、教忠街、教孝街等;內容提到,由於近期基隆地區少雨,停水將成常態,請住戶隨時存水備用。
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上周供水正常,但這周基隆河急支流的水量突然下降乾涸,推測是天氣太熱導致水分蒸發,目前已緊急加設21個取水站、壓水車供民眾取水及用水。自來水公司12日視察,發現全台多處水庫都有缺水情況,新山水庫的有效蓄水率僅55.7%、南投的霧社水庫蓄水量為53.7%、台南的曾文水庫蓄水量為45.7%。
管理處表示,供應基隆、汐止水量的新山水庫目前剩560萬噸,若持續不下雨,可撐至10月中旬,且目前汐止地區由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每天支援7.5萬噸,希望把新山水庫有限的水量盡量用在基隆市,呼籲用戶在夏季枯水期時節約用水。
歐洲500年最嚴重乾旱
萊茵河恐停航
暖化不只影響台灣雨都基隆缺水,更讓歐洲面臨500多年來最嚴重乾旱,法國羅亞爾河(the Loire)現在可以涉水而過,這條法國最長河流的流速從未如此緩慢。
萊茵河(the Rhine)水位快速下降,即將不能行船;義大利的波河(the Po)水位比正常下降2公尺,嚴重損害作物;多瑙河(the Danube)流經塞爾維亞的一段正在疏浚。
乾旱造成全歐洲的大河變成涓涓細流,對產業、運輸業、能源及食品業可能造成的殺傷力,堪比俄國入侵烏克蘭所造成的供應短缺及漲價。
歐洲今年冬季、春季特別乾,加上破紀錄的夏季高溫、熱浪,使歐洲重要水道乾涸及過熱。西歐、南歐與中歐有近2個月沒有像樣的降雨,氣象預報近期也不會降雨。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的托雷蒂(Andrea Toreti)指出,「旱災仍在繼續,2018年的旱災已經是500年來最嚴重的,但我認為今年將更嚴重」。托雷蒂說,未來3個月非常有可能仍是乾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