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潘湘湘
看完海洋生物中外觀是美麗的花朵,讓人賞心悅目,再來看看具有視覺療癒的生物,小丑魚應該可以算佼佼者。
小丑魚一下子被廣為人知,是因為皮克斯迪士尼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而爆紅,其中搶眼的劇情是魚爸爸和魚兒子的個性迥異,而父子間的親情與趣味對話,感動大、小朋友觀眾的心。
熱帶觀賞 色豔魚美
據說,動畫裡的小丑魚是作者依照真實樣貌臨摹而成的,形象趣味而亮眼,而之所以稱呼為「小丑」魚,有一說是因為其頭上有一兩道白色條紋,很像京劇丑角扮相,因而有此名號。另一說法是因為身上布滿白色條紋,類似西方小丑的典型打扮,也有英文名clown fish,中文便是「小丑魚」。
小丑魚不醜,它的身世如何呢?小丑魚,學名是Amphiprioninae,又叫海葵魚、雙鋸魚,是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屬於熱帶鹹水魚,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暖洋水域,常棲息於淺海底部淺潟湖、珊瑚礁、岩礁之間,包括紅海、日本南部、澳洲大堡礁等都有蹤跡。
先公後母 雌雄同體
小丑魚的生物特徵是體型小巧,體長最大約只有11公分左右。魚的嘴前顎是有趣的「戽斗」樣;胸鰭與背鰭是透明的,最多的是黑色鰭;而臀部有14至15條鰭軟條。幼年的小丑魚,魚體有黑色加上藍色點綴的鱗片;長大以後身上的顏色逐漸變成橙色或紅色,前額上側、眼睛後方會有數條標誌性的白色條紋圈在身體上,配色相當顯眼鮮豔。這樣的顏色轉變,可能跟牠們是「順序型雌雄同體」有關,指的是生物個體具有階段性的性別,不是同時是雌性和雄性,而是剛出生時是雄性個体的「雄性先熟」,之後才在特定情況下轉換成具有生殖功能的雌性性別。
在生物界,小丑魚與海葵是「共生」關係,海葵「保護」小丑魚;而小丑魚要幫忙清理海葵身體的內外雜物,同時,小丑魚還可以吸引其他魚類靠近海葵,讓海葵捕食,它們正是在生物學中很好的「共生」典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