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幽思】萬年洗衣板

文/吳芳枝 |2022.09.08
1134觀看次
字級
充滿懷舊風的石臼洗衣板。圖/吳芳枝

文/吳芳枝

金門金沙鎮民俗文化村,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是傳統的閩南建築,完整的古厝聚落,珍藏了許多民俗文物,充滿著濃濃的懷舊故事和歲月痕跡。

我在巷弄裡赫然發現一個老物件──熟悉的「洗衣板」,想起小時候住鄉下,婦女們蹲在河邊、井邊,用搗衣杵敲打或用洗衣板清洗衣服的情景,彷彿時光倒轉。

那時,住溪邊的人家在岸邊用搗衣杵洗衣,離河川較遠的就在井邊用洗衣板清洗。從前家裡人口多,換洗衣服堆積如山,寒冷的冬天母親仍得用手搓洗,沾滿油漬的衣服還會用木棍敲打,再泡在冰冷的水裡,手指凍到發紫、龜裂,令人不捨。

中國古代稱洗衣服為「搗衣」,電視古裝劇裡,美麗的姑娘在溪邊用棒槌敲打著漂在水邊的衣物,而其中最美的畫面,就是「西施浣紗」了。王昌齡詩云:「錢塘江畔是誰家,江上女兒全勝花。」美麗的浣紗女子,成為錢塘江邊最動人的風景。

李白亦有詩云:「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月色如銀,此起彼落的搗衣聲中,寄托著思念的深情。

有一次,我路過一處終年湧泉不斷、冬暖夏涼的露天岩洞,發現村民們仍會聚集在那裡洗衣服。其實,在這個洗衣機普及的年代,有潔癖或比較龜毛的人仍習慣手洗衣物,尤其是特殊質料、顏色鮮豔或容易變形的衣服,還是手洗比較放心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