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澳洲政府正積極保育一些瀕臨絕種的動物,其中之一是領鶉(plains wanderer)。領鶉是一種小型、淺褐色的陸棲鳥類,喉嚨部位有斑點,生活在維多利亞省西北部和新南威爾斯省河濱的半乾旱草原上。
過去十年來,領鶉的數量急劇下降,最近的調查顯示,澳洲野生領鶉的數量僅剩五百至一千隻,已屬於極度瀕危的物種。
除了復育、野放,追蹤及記錄鳥類的活動也是保護瀕危物種的重要工作。然而,受限於領鶉的嬌小體型,安裝在牠們身上的追蹤裝置不能過大,也導致使用一段時間後,裝置的電力就消耗殆盡。
針對這項問題,科學家已研發出輕巧的太陽能衛星背包;傳統追蹤裝置的電力續航力約為兩周,而且只能以無線電訊號追蹤,新型裝置則可持續運作兩年,並能以衛星定位精準記錄領鶉的行動。保育人員今年九月野放十五隻領鶉,並在牠們身上安裝最新追蹤裝置。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環境部長格里芬(James Griffin)表示,該省已承諾未來十年內提供一點七五億美元資金,支持物種保育計畫,領鶉是相關計畫的重要一環,因為這種小型的陸棲鳥類,非常容易受到狐狸、野貓以及原生草原棲息地喪失的威脅。
格里芬表示:「領鶉是生態系統以及其原生棲息地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迷你太陽能背包可以長期收集數據,協助研究人員改善對野生種群的保育工作。」
維多利亞省環境和氣候行動部長丹布羅席歐(Lily D'Ambrosio)則表示,希望與新南威爾斯省加強合作,保護領鶉;她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衛星技術追蹤瀕危的領鶉,我們對這種鳥類愈了解,保育成功的機會就愈大。為了提升生物多樣性,我們希望持續合作並投入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