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原鄉探究原鄉 中山大年輕阿嬤碩班畢業

王淑芬 |2022.09.26
1297觀看次
字級
來自原鄉研究原鄉,排灣族林慶華克服逆境,取得中山大學碩士學位,是同學眼裡「最年輕的阿嬤」。圖/中山大學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排灣族的林慶華在台東森永部落成長,有幸升學並有一份輔導原住民就業的工作,為了精進學歷,她在中山大學攻讀碩士並探討原民青年議題,其間逢女兒分娩等讓她分心,經過一番努力論文口試通過,被樂道是「最年輕的阿嬤畢業了!」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原住民碩士專班學生,54歲的排灣族年輕阿嬤林慶華有一份輔導原住民就業的工作,基於需要碩士論文結合職涯探討「高等教育原民青年的就業狀況」,盼為消彌原住民與一般民眾的學職涯落差盡份心力。花了3年時間,努力精進課業,終於通過論文口試順利畢業了。

林慶華回憶兒時在台東縣達仁鄉森永部落讀書,同屆同學國中畢業後能繼續升學的不到5人,除了像她父母開雜貨店或部落代表有經濟條件讓兒女升學,多數人都到到工廠或擔任駕駛助理、船員等工作。

除了兒時記憶是驅使林慶華要探究原鄉困境的初衷,她查閱原住民族委員會相關原民就業服務狀況調查報告發現,即使原鄉整體教育機會增加、失業率趨近平均值,但平均薪資仍有約1萬元的落差,近半數原住民月薪未達3萬元。

於是她訪談近20名原民青年,發現他們多需自食其力完成高教學業;職場上,她也觀察到原住民長期欠缺電機、電子、資工等專技人才,使得相關產業提供的原民權益保障缺額遲遲等不到求職者。

圖 / 中山大學提供

林慶華反思人生歷程,從族語、文化黯淡的時空,曾被譏稱為「番仔」、「講母語會被處罰」等歧視,後來民風進步,原住民青年歌手、選手高喊「我原民、我驕傲」時,曾讓她激動落淚。

年過半百重返校園,林慶華被暱稱為「最年輕的阿嬤」。攻讀碩士期間,女兒懷孕、母親大病,還有工作、家事等忙不完,但她仍堅持完成論文。指導教授王宏仁就發現她寄郵件的時間多是半夜2、3點。林慶華努力不懈的學習沒有捷徑,精神令人感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20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