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餅舖聘用不同障別的庇護員工,如今都已成了好幫手。
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雖然不少納喜迎福糕餅的市場多已被西餅所取代了,不過高雄市蓮池潭畔百年老店「中外餅舖」還保留著傳統台味的收涎餅、乒乓丸、四月桃、度睟圓、祝壽桃等,一個個饒富古趣的糕點還加料「愛心味」,果然吸引不少行家尋味下單。
中外餅舖成立於一九○五年,日治時期是左營區的鹽糖專賣,後來轉型做糕餅,從結婚喜餅、壽糕到寺廟祭儀供品紅圓、發糕等。第三代傳人余榮欽已經九十一歲高齡,至今還保有一身烘焙手藝,還擔任餅舖烘焙總顧問,他最拿手的糕點是「棋餅」。
百年餅舖目前由媳婦、總經理張美華打理,傳承也有創新,美味不設限,還推出「在地好農產禮盒」。
接手百年餅舖,除了傳承、創新也兼顧地方創生。二○○九年一次人才召募,感受到特教老師為身障學生找尋實習機會的辛苦,張美華說服公公同意進用特教生,即使過程中也曾懷疑孩子的工作效能。
不過看到他們全心投入,從喜餅麵糰的揉捏、壓模到包餡製程,孩子花費比一般人多數倍的學習時間,克服重重障礙還能按時上工,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她決心保障孩子的就業權。
餅舖庇護工場目前聘用七名自閉症、視覺障礙、智能障礙等不同障別庇護員工。張美華坦言,孩子的工作效能不高,但是餅舖用「慢一點、更美」,給予包容,盼孩子在餅舖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