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台東縣武陵農場負責人陳孝偉,曾任軍職23年,2017年看到「農村年輕人愈來愈少」的新聞後,他立下務農目標,利用假期進修、走訪農家實習;2020年退伍後,他開始興建22座有機蔬菜溫室,以輪耕方式,提供新鮮有機蔬菜。陳孝偉表示:
「我不要工錢,只要學習機會!」
2
殷啟鐘原本在高雄從事社福工作,因父母年邁返鄉回到雲林斗南鎮陪伴家人,也擔任雲林縣復健青年協進會就服員;被身障者的生命熱忱感動的他,決定犧牲休假時間,創立「共益志造」愛心禮物站,為身障朋友圓夢。殷啟鐘希望:
「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光,也照亮社會弱勢的一隅,讓溫暖生命充滿多采的能量。」
3
「Q sweet巧克力菁點」創辦人、世界金牌主廚吳葵妮,在2022世界巧克力大賽亞太區競賽中再度大放異采,一口氣拿下4金、6銀、1銅、1金牌特別獎等共12個獎項,成為亞太區得獎最多的「手工巧克力工藝師組」參賽者。吳葵妮說:
「我要鼓勵亞洲女主廚的興起,讓世界看見手工巧克力的女力之美。」
4
2003年,林永松加入彰化縣八卦山慢速壘球協會,曾跟著球隊到中國大陸、日本、美國比賽,3年前在夏威夷還獲得泛太平洋銀髮族壘球杯冠軍;去年從金融機構退休後,他全心投入協會,處理球場的大小事務,儘管薪水不到以前的一半,但林永松認為:
「人生無常,希望留給自己多一點時間。」
5
陳芝安以導演與製作人雙重身分,鎖定紀錄片為創作主題,從義工為主題的《如常》、台商到中國大陸創業的《闖蕩》、安寧病房為題材的《餘生》等;藉由她的視角敘述,帶領觀眾穿越重重迷霧,直面被忽視的角落。陳芝安分享:
「紀錄片一直在拓展我的視野、邊界,但它也教會我:有時候只能努力,但不能有所期待,看透很重要。」
6
多數人在56歲時考量退休生活,但郭純鳳卻在這個歲數拚搏考上國小正式教師;當了好幾年的代理、代課老師,她3年前下定決心修師培課程,並拿到教師證,今年通過教甄分發到高雄市美濃國小。郭純鳳表示:
「人生道路曲曲折折,不會一直平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走相同的路,要勇敢前行。」
7
楊素貞9年前被公司無預警裁員,她從一開始的難過、擔憂,在善用政府資源,並隨時保持學習新事物的好奇心下 ,目前不僅擁有兩份收入,還自創金工工作室開班授課,把危機化為轉機。楊素貞認為:
「即使高齡創業,只要把握『做自己喜歡的事』原則,就能堅持下去、獲得成果。」
8
曾遠渡重洋闖蕩後,孫文婷決定回到家鄉──著名的刺繡藝術之鄉中國大陸蘇州鎮湖,接手家中的蘇繡生意;她透過影片、直播等形式傳播蘇繡文化,拍攝繡娘的工作場景、講述蘇繡的針法技藝、科普蘇繡的前世今生等。孫文婷說:
「千年蘇繡如此美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