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防疫期間民眾口罩不離口,常因悶熱、潮溼關係長出痘痘,許多人會以「痘痘貼」處置,希望隔天就能消除。醫師指出,痘痘貼妥善使用,確實能夠解決部分痘痘,但含藥品成分的痘痘貼,面對嚴重的痘痘效果相當有限,建議還是要至皮膚科就診治療。
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煜彬表示,痘痘貼主成分是甲基纖維素,可以吸收傷口分泌的滲液,同時避免外界水分進入,由親水性黏膠提供黏性,外層用防水膜保護。
一般痘痘貼為一等級醫材,但部分含有抑菌、藥品等成分的痘痘貼,屬於第二等級醫療器材。鄭煜彬說,部分廠商會在痘痘貼中添加水楊酸以溶解角質,添加氯己定殺菌,以及茶樹精油清除老廢角質兼殺菌,因為添加了藥品成分,屬於第二級醫療器材。
痘痘的成因多元,目前未有定論,要如何預防痘痘產生?鄭煜彬說,飲食可能有影響,高升糖指數(高GI)、乳製品等食物都容易使人體冒痘痘,油炸食物多會「裹粉」,會讓澱粉成分增加,因此提高致痘性。
鄭煜彬提醒,痘痘貼使用約十二小時應替換,使用時機應在傷口出現的狀況下,貼太久可能出現反效果,只要痘痘貼從透明轉為乳白色,就應立即更換或撕除,便可達到修飾或吸除膿疱的效果。
「痘痘貼並非正規醫療途徑,不能完全解決痘痘問題。」鄭煜彬強調,即使是二級醫材的痘痘貼,藥品成分含量對痘痘的處理程度有限,有時候水楊酸成分對於皮膚敏感者,可能會產生脫皮、癢、痛的刺激感,甚至出現溼疹,這時應該停用,並且至皮膚科就醫由醫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