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麵屬於熟麵,只要略煮一下即可上桌。 圖/123RF
文/灃食蔬食季刊
你常吃黃澄澄的油麵嗎?或是鹹香味十足的台式炒麵?還是拌上醬料的切仔麵?或者用勾芡增添風味的羹麵?街頭小店裡從不缺席的油麵料理,卻流傳各種不同的傳聞,像是油麵含有硼砂對身體有害,油麵很油所以熱量特別高……這些說法你聽過嗎?都正確嗎?
油麵特殊味道來源
油麵在製作時,會添加碳酸鈉或碳酸鉀等食用鹼,用以改良麵糰的口感,讓麵條煮熟後更有彈性,也有讓麵體變黃的效果,這就是油麵有特殊味道的原因。過去製作油麵時,的確會藉由額外添加硼砂來增加麵條脆度和口感,也可防止澱粉膨脹時產生過度黏著的效果,但因對人體有害,政府已明文禁止使用,因此,現在吃油麵並不會吃進硼砂。
油麵屬於熟麵,製作過程中會將麵條放入滾水汆燙至7分熟備用,因此不像大部分白麵條從生到熟,要煮上一陣子,油麵只要略煮一下即可上桌。由於預煮過,所以油麵含水量高,不易保存。購買油麵時,要留意油麵的保存期限,選擇有完整包裝及信譽良好的商品,購買後盡速冷藏、儘早食用,就不會有孳生細菌、變質腐敗的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