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琪琪
文/簡麗賢
談到台灣的北海岸,讀者可能想到野柳;提起野柳,你一定不假思索喊:「女王頭」。無庸置疑,野柳女王頭儼然是台灣最具指標的地景之一。然而,因為長期風化侵蝕,女王頭已逐漸纖瘦,出現「斷頸危機」。
根據新聞報導,女王頭頸部周長已從2006年的144公分降至120餘公分。專家學者判斷,預估5至10年內,女王頭就會斷頸了。為了搶救女王頭,政府延攬專家學者研發奈米科技的藥劑,試圖以注入藥劑幫助女王頭「凍齡」,增強岩石強度,抵抗環境的風化侵蝕作用。
科技應用 創新生活
專家學者表示,以國外為例,常見以奈米技術維護古蹟,將奈米藥劑注入古蹟或岩石內,滲入後凝固形成高強度耐風化的結構。然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奈米藥劑畢竟與原岩石成分不同,日久可能變質,必須透過實驗才能評估好壞。
台灣大學高分子所研究團隊從2011年起,在野柳其他蕈狀岩頸圍實驗奈米科技,發現3年來,頸圍周長沒有明顯縮小的現象,且經奈米科技處理後,抵抗風化的能力增加,已可抵擋17級強風和7級劇震。
談到奈米科技,自然想到知名物理學家費曼,被尊稱為「奈米科技之父」的他,曾在學術會議上提及「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能把大英百科全書全部儲存在一根針頭大小的空間內,並能移動原子,那麼這將會給科學帶來什麼影響?」因而更開啟人類奈米科技新生活。
而「奈米科技」是指研究厚度或長度在100奈米以下的科技領域,目前國內外電腦或手機等都在研發奈米科技領域,希望未來的產品輕、薄、短、小、美、快。
輕薄短小 傳導度佳
奈米科技的特性是奈米尺寸下的新效應。隨著顆粒奈米化,尺寸愈變愈小,物質在一定條件下,會引起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如質量變輕、表面積增大、熱導度或導電性明顯變高等。
舉例說,杜秋娘的〈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如果當時已有奈米科技,那麼金縷衣奈米化後會是如何?一般而言,大塊的金,外表是金黃色,延展性佳,導電性也佳,熔點高,大約1063℃,化學性質很安定。然而金經過奈米化後,熔點隨尺寸奈米化而降低。
奈米科技的應用例子很多,日本高速公路圍牆表面塗有二氧化鈦光觸媒的奈米顆粒,有效分解空氣中可造成酸雨的硝化物及硫化物,使建材外觀亮麗,又能減少空氣污染。歐洲將奈米技術應用於古蹟維護,希望歷經幾世紀風吹雨打的大教堂、戶外雕塑、壁畫等藝術品,能夠減緩被酸雨侵蝕的速度,延長壽命。德國研發新型汽車擋風玻璃,以奈米級玻璃顆粒混上塑膠,重量不但減輕,而且不沾雨絲,不易附著污垢,省電又環保。這些成功的例子,讓我們更期待「奈米科技」協助女王頭凍齡,抵抗歲月和自然環境的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