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花間集】牛蒡花惡作劇玩意 文/幼藍 |2022.10.30 語音朗讀 156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花冠管狀,兩性小花。圖/幼藍牛蒡葉心形寬大不分裂 圖/幼藍採蜜的蜂亦有沾黏威脅 圖/幼藍開花的毛頭牛蒡 圖/幼藍薊花 圖/幼藍牛蒡果為魔鬼氈來源 圖/幼藍附著牛蒡花上的瓢蟲 圖/幼藍牛蒡花管狀紫紅 圖/幼藍小牛蒡 圖/幼藍 文/幼藍於挪威夏日野花叢生的路邊、原野初遇牛蒡植株之時,其頭狀花序的綠色球形總苞片披針形,紫紅色的管狀花尚未綻放前,竟讓我誤認它為薊花。然而,牛蒡的葉片心形,寬大且不分裂,薊花的葉片相較之下則明顯呈分裂鋸齒狀。牛蒡與薊花兩者皆是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一開始誤認的指鹿為馬,似乎也不為過。菊科牛蒡屬(Arctium)全球約有10至14個物種,分布在歐亞大陸以及北非。挪威境內牛蒡有4種,以小牛蒡(Arctium minus (Hill) Bernh.)最常見,其次則是毛頭牛蒡(Arctium tomentosum Mill)、大牛蒡(Arctium lappa);台灣受日本影響食用的牛蒡根,即為大牛蒡。這幾種牛蒡基因相仿,經常被園藝雜交,培育新的品種。高度50至200公分不等的牛蒡,其根向來是西方民俗療法中極為重要的藥材之一,用以純化血液、促進代謝消化、治療落髮、皮膚病等等,與莖皆供食用。牛蒡花凋謝後所結的果為瘦果,有細小的鋸齒,藉以保護果內種子,同時可沾黏在動物、昆蟲身上,隨其行動四處散播。挪威文的牛蒡叫borre,魔鬼氈borrelås,便是從附著度極高的牛蒡瘦果發明得來。牛蒡在台灣山區比較常見。弟弟憶及清明節上山掃墓返家後,衣物、鞋子總黏著刺狀小圓球,卻不知那就是牛蒡果。母親則表示,童年時常拿牛蒡果相互扔在彼此的身上惡作劇,事後得費一把勁,方能清除乾淨。瑞典畫家艾莎.貝斯蔻(Elsa Beskow,1874-1953)於其《仲夏節花會》(The flowers’festival)繪本裡,描述頑童牛蒡將其瘦果投置白花、紫花歐丁香以及忍冬3位名媛禮服上所引起的騷動,與母親小時和同伴互擲打鬧的舉動,誠可謂在兒童天地裡無國界,添增牛蒡醫藥、食用之外,亦當嬉笑的工具。 前一篇文章 狼尾草與鼠尾草 下一篇文章 大地寫秋 熱門新聞 01是「九命胖貓」! 8.5公斤6樓摔落砸破汽車玻璃仍沒事2023.06.0102中職/蘇智傑棒打鄭浩均 獅迎4連勝 2023.05.2703百年謎團破解了 土星環只有4億歲2023.05.2804世遺旅遊 疫後觀光熱點2023.05.2805社論--歐盟反中調子趨軟 北亞北約出現苗頭2023.05.2706【研朱札記】《臺南孔廟的音樂》──黑澤隆朝手稿 2023.06.0107緩解胃部不適 這四款飲品有益健康還助消化2023.05.3008社論--企業選擇與產業政策2023.05.2809後疫情時代 健康飲食5大關鍵2023.05.2710高薪族群 平日就為自己不斷加分2023.05.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拾光寶盒】芒果的滋味【農會家政班】二度造訪油甘園【佛館佛教植物園區探索5】芒果洗塵解憂兔【愛植栽】賞玩春色──運用乾燥技巧延長賞花期限 作者其他文章洗塵解憂兔【挪威花間集】熊蔥 北歐大蒜【挪威花間集】追春之花 三角草與叢林銀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