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Ming
文/蘋果
在之前的解說中,我們討論過碳足跡、碳排放……這次我們來說說「碳費」。
什麼是碳費呢?我們可以這麼想,用水、用電需要支付水電費,而我們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會造成環境汙染,為了解決愈來愈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勢必得支付龐大的費用。如此一來,根據「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排碳者也應該為自己排出的二氧化碳支付相關的費用,於是就產生了「碳費」這樣的費用。
行政院於今年的4月21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預計最快將在2024年開徵碳費。
根據環保署的規畫,台灣將以「先大後小」為原則,徵收對象首先是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大企業。
以上所提,和我們有關嗎?當然,畢竟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這些大企業脫不了關係。當大企業的成本增加,也會反映到他們售出的產品售價上,所以碳費的徵收也和我們息息相關。例如,當我們在酷熱的盛夏想開冷氣,在打開冷氣的一瞬間,就得想想因碳費徵收而可能上漲的電價。
「碳費」這件事情,牽涉極廣,藉由這個議題,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生活中還有什麼會受到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