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 排行影響性格差異 |2022.11.06 語音朗讀 62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比哥哥姐姐晚到,中間孩子的性格特點,是對環境和處境的適應力較強。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兄弟姐妹性格差異大和出生順序有何關係?排行順序對人的個性、智商與發展,究竟有沒有影響?影響程度有多大?英國拉德哈‧莫基爾(Radha Modgil)醫生這樣解釋,根據出生順序理論,這與每個孩子在家庭中所占的獨特地位有關。這個理論包含一些模式化的概念,比如,一個人的性格特徵與他/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幾,直接相關。兄弟姐妹當中,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這跟出生順序是否有關?圖/123RF阿德勒研究觀點出生順序理論的許多重要觀點,是由19世紀末到20世紀早期,奧地利醫生和心理治療師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所提出。阿德勒在家裡的7個孩子中排第二,他注意到一個現象,即同一個家庭裡幾個孩子的性格可能差異很大。這個問題令他著迷,驅使他深入鑽研。1927年,阿德勒把自己的研究歸納成理論,提出一個核心觀點:出生順序對性格有重大影響,因為父母對不同孩子的態度不同,比如對老大和老么的態度就有顯著差別。他還認為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有意無意地做比較,會導致孩子心理產生自卑感。在這個基礎上,後代的學者專家又不斷拓展、深化這個理論,對於出生順序影響性格特徵,提出了更多觀點。獨生子女特質先說說家裡沒有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早在19世紀末期,阿德勒就考慮到獨生子女的問題。他認為這類孩子的性格特點包括:自我中心、特立獨行、希求認可。因為是家裡唯一的孩子,獨生子女的性格特點,有可能偏向於多子女家庭中的長子長女,也可能偏向於最年幼的老么。獨生子女跟老大一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且沒有兄弟姊妹,所以會比較任性、不懂得分享和與同儕相處,容易發展出較自我中心、依賴的性格。但也因為從小與成人相處較多,因此變得較擅長與大人互動溝通。心理學家認為,兄弟姐妹性格差別的原因,與其在家庭的生存競爭有關。圖/123RF老大得天獨厚「身為哥哥、姐姐的人,責任心強、可靠、謹慎,但可能比較霸道,控制欲較強……」這類的話,你是否覺得耳熟?根據出生順序理論,第一個孩子通常獨享父母的關注寵愛,而對第二個孩子就沒有那麼投入,所以老二可能會覺得受到冷落,得不到父母的寵愛。第一個孩子剛出世時,當然集父母和親戚長輩的寵愛於一身。由於父母傾注不少期望,所以他們會比較聽話,但當弟妹出世後,老大會覺得自己的愛被剝奪了,從而變得更有責任心和領導力,希望父母會更喜愛自己。不過,也可能因此變得有依賴性,個性也較悲觀。夾心層適應強夾在中間的孩子,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通常被認為受到忽視,老大先到占優勢,老二只能適應環境,求穩求和。出生順序理論認為,中間的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對他們性格形成有顯著影響,他們通常更習慣於適應相對不利的環境。家裡的老二,大部分父母對他們的教養方式和態度比較放鬆,會讓他們自由發展,所以比較樂觀自在。可是他們一出生就要跟老大爭寵,還會被爸爸媽媽拿來跟老大比較,因此容易有叛逆、易怒,好勝心強的個性。中間的孩子夾在老大跟老么之間,就像「夾心層」似地有壓迫感,容易發展出自怨自艾的個性,也會因為想引起父母的關注,而成為麻煩問題或是較調皮的孩子。老么與眾不同家裡最小的孩子通常會被貼上一些標籤,比如自我中心、招人憐愛、有魅力、開朗,是家裡的「開心果」,也會耍心計操控別人等等。在兄弟姐妹裡,最年幼的他/她為了博取關注或保持獨立,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讓自己與眾不同。么兒么女因為出生順序是最後的一個,通常最能得到父母疼愛關照,所以他們容易養成嬌縱的個性,比較不受拘束,也因教養方式不同,而發展出有別哥哥姐姐的獨特個性。出生順序論有爭議不少人家裡都有幾個的兄弟姊妹,有時會覺得,明明是同一家人,但兄弟姊妹的性格卻十分不同。有心理學研究指出,出生順序注定人的性格,阿德勒就曾提出「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的理論,認為小孩出生後會因為成長環境、教育方式等,而產生性格上的差異。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則提出一個觀點,稱兄弟姐妹之間性格上的差別,事實上與孩子在家庭內部的生存競爭有關。正如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存競爭是生物之間的主要競爭內容,也是自然選擇、淘汰機制的基本成分。超越順序 化解競爭從這個理論來看,哥哥姐姐要承擔照顧弟妹的責任,而弟弟妹妹則不得不在有人先入為主的環境中,尋找和占據自己獨有的一席之地。為此,作為弟弟妹妹的孩子就會設法與眾不同,引起注意,以此減少競爭,增強家庭內部的合諧、合作,這樣可以強化個體之間的生存機會。不過,出生順序影響性格、智商的理論向來都有爭議。歷年來各種研究,既有出現支持阿德勒理論的觀點,也有徹底否認這個理論的例證,事實上,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因素有很多。雖然出生順序論令人著迷,但至今還沒有找到一錘定音的研究證據,足以證明兄弟姐妹的排行,是如何影響性格、智商、發展,以及人生成敗的關鍵。 前一篇文章 【純素主義】新飲食潮流不可不知 下一篇文章 【養生技巧】 幸福健康長壽 9大要領 熱門新聞 01中職/來猿隊看到「前女友」 陳鴻文想再戰5年2023.01.2802初九禮敬 24 諸天護法 2023.01.2903爆發性佛國走春 療癒3年疫情苦悶2023.01.2504全台22縣市低溫特報 寒流影響連凍3天 明清晨下探6度2023.01.2705櫻花開了 粉紅旋風襲全台2023.01.3006MLB/最難被破紀錄 一朗單季安打名留青史2023.01.2507【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2023.01.2908社論--人逢逆世隨兔躍2023.01.2609南極冰山崩離 如漂浮的倫敦2023.01.2710社論--兔年新願 安樂和平2023.01.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鼓舞士氣】新年健身計畫與技巧【本地食品】英國飲食行業新潮流【虛擬世界】元宇宙 新經濟模式【極限挑戰】AI能不能模擬人腦【無煙綠能】城市交通主力 電動車 作者其他文章【萬象更新】普賢行願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臨摹大師】張大千畫 綠鬍子觀音【意念不忘】減少認知功能下降關鍵發展氫經濟有挑戰【永續綠能】 全球號召節能3大原因